头面部、颈部深度火焰烧伤或受伤时较长时间处在烟雾弥漫的环境中,或在密闭的室内,面对熊熊烈火或灼热的空气大声讲话;吸入大量热蒸气、刺激性的化学气体,或具有腐蚀性、刺激性的液体进入呼吸道,均可导致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后,后果严重,在现场急救和早期处理时均需紧急处理。会厌反射性关闭、上呼吸道能有效地冷却空气以及空气本身传热能力差等因素,保护了喉头以下的呼吸道烧伤。因此,真正的下呼吸道烧伤并不多见。吸入热蒸气(传热能力较热空气大4000倍)或穿透力强的气体,能引起下呼吸道烧伤,我们曾遇到因跌入氨水、酸性硫胺溶液中以致造成严重下呼吸道烧伤的病员。
一、分类
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烧伤二类。
上呼吸道烧伤---是指声门(喉)以上的烧伤,包括鼻前庭、鼻腔、咽喉、声门。
下呼吸道烧伤---是指声门(喉)以下的烧伤,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二者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都迥然不同。这一分类是人为的,有时难以截然划分,以上呼吸道烧伤为主者,气管、支气管内膜亦可有轻度烧伤。下呼吸道烧伤则必然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烧伤。
二、病理
1.上呼吸道烧伤 咽喉部粘膜充血、水肿。水肿最高峰为伤后6~10小时。在水肿期粘膜分泌物增加,48小时后水肿回吸,粘膜变干燥,分泌物稠厚。坏死粘膜呈灰白色,3天后可成块脱落咳出。·
2.下呼吸道烧伤 渗出、内膜坏死和继发感染是下呼吸道烧伤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水肿、呼吸道梗阻和肺炎。它代表了病程的三个阶段,可互相交叉。
(1)肺水肿:烧伤后立即开始到伤后48小时。气管、支气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大量的渗出液积聚在管腔中。热力和各种化学物质可以直接损伤肺内皮细胞,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水肿。临床出现典型的肺水肿症状,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其中蛋白质含量高。
(2)内膜坏死、脱落:烧伤后72小时到二周。
气管、支气管内膜的柱状纤毛上皮坏死后,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积聚的分泌物和受伤时吸入的烟灰或脱落的坏死内膜可形成凝块阻塞支气管和小支气管,造成肺不张。临床出现呼吸困难、紫钳。经吸引或咳出脱落的坏死内膜和粘液凝块后呼吸困难可缓解。若阻塞部位广泛,可引起大片肺不张。
(3)肺部感染:开始于烧伤后24小时,可持续数月。常继发手机械性阻塞和肺不张
初起为支气管肺炎以后可转为间质性肺炎,常持续数月不愈。
三、早期诊断
呼吸道烧伤造成的呼吸道梗阻、肺水肿等都须紧急处理。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愈后有很大关系。
(1)病史:凡头面部火焰烧伤,必须调查其受伤环境和经过,了解有否引起呼吸道烧伤的可能。若在密闭的室内烧伤,要高度警惕合并呼吸道烧伤的可能。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化学品如氨水、石灰等进入口、鼻腔,可引起呼吸道烧伤,而体表无烧伤。
(2)检查有无鼻毛烧毁,并应以直接喉镜检查口腔、喉头粘膜情况。粘膜充血、水肿、起泡、苍白或剥脱表示可能有更深部的呼吸道烧伤,要警惕进一步出现呼吸道梗阻需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3)上呼吸道烧伤病员可出现声音晰哑、咽痛、阻塞感、喉头喘鸣,此时肺部听诊往往阴性,应立即作气管切开。
(4)下呼吸道烧伤,早期有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中心静脉压不高,须与心肌功能不良或补液逾量引起之肺水肿相鉴别,早期X线检查肺部可见均匀的密度增加。内膜和内膜下水肿可引起不同程度阻塞,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呼吸音减低,甚至呼吸音消失。处理原则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治疗肺水肿和肺部继发感染。肯定有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宜早。
面、颈部深度烧伤,特别是口鼻周围烧伤或有呼吸道烧伤可疑病史的病员,应于严密观察至水肿消退,在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器械,一旦出现呼吸道梗阻立即作气管切开。大面积烧伤病员因渗出时间长,水肿回吸慢48小时后仍有呼吸道便阻的可能,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以直接喉镜检查口腔、咽喉,发现喉部水泡应及早挑破以免造成梗阻。
1、上呼吸道烧伤
(1)气管切开:不仅可预防或解除呼吸道梗阻,且便于吸引痰液、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内膜。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十分重要,除注意气管吸引时的无菌操作外,还应使呼吸道保持湿润,可采用雾化吸入和局部气溶喷雾,一日4次,相互交替。轻度呼吸道烧伤病员伤后4~5天水肿消退,即可管。严重呼吸道烧伤病员咽喉部粘膜或气管、支气管的内膜发生坏死,必须在坏死内膜完全脱落后再行拔管。气溶溶液配制:1%新霉素溶液100毫升,异丙基肾上腺素20毫克,强的松龙25毫克。可根据病情加入其他抗菌素、祛痰剂等。
(2)激素:减轻呼吸道水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毫克或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然后每4小时地塞米松5毫克或氢化可的松50~100毫克,应用3~7天。
(3)控制入水量预防肺水肿:上呼吸道烧伤时,若气管与支气管同时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呼吸道分必物增加,有时甚至可以发生肺水肿,应适当控制入水量。
(4)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5)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2.下呼吸道烧伤,烧伤程度越严重,肺水肿出现越早。继之为肺部感染,有阵发性哮喘样发作。伤后第3~5天开始坏死的气管、支气管的内膜脱落,在严重下呼吸道烧伤的病员中,坏死内膜脱落可达2周之久。后期的间质性肺炎可长达3~4个月。在坏死内膜脱落前,渗出、阻塞和感染等因素可影响肺部气体交换,造成缺氧,并随时有发生室息的危险。处理原则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水肿,减少耗氧量,预防继发感染。
(1)正确掌握补液量:伤后48小时内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以免加重肺水肿。烧伤后48小时内肺实质中含水量和含钠量最大,呼吸道中有大量血浆样渗出。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对补液的估计很有帮助。肺部渗出物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为血浆蛋白的半量。在胶体补给方面要把这一途径的丧失估计在内。下呼吸道烧伤病员补液的原则是从严掌握,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6毫米水柱左右。
(2)减少氧耗量:严重下呼吸道烧伤病员,即使作了气管切开,呼吸困难仍不能完全解除,呼吸时仍常有张口、肋间肌凹陷等缺氧情况。这时,可采用人工冬眠结合物理降温,予以镇静、降温,以减少氧耗量。先用人工冬眠药物,待寒冷反应消失后,再物理降温,头部用冰帽,效果更佳。维持肛温在32~34℃,连续3~4天,使病员渡过缺氧最严重的阶段。将几种人工冬眠合剂交替使用,可避免病员对人工冬眠药物的耐量增加。人工气管内吸引,冲洗;这是下呼吸道烧伤处理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在伤后48小时内,呼吸道中有大量血浆样渗出时,有时需要持续吸引。伤后3天,坏死的气管、支气管的内膜开始脱落,吸引可刺激其咳嗽,有助于坏死内膜的咳出。粘稠的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内膜形成的凝块,时常可致气管、支气管阻塞,使病员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室息,这时须和气管内冲洗法结合应用。气管内冲洗液配方:1%新霉素50毫升,2.5%碳酸氢钠50毫升,盐酸肾上腺素8滴。每次冲洗用量5~10毫升,用注射器由气管切开口注射至气管内,同时进行吸引,以刺激咳嗽反射,使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内膜松动和变稀薄,而易于被清除。采用支气管吸引管,可直接将导管放到支气管内吸引,效果更佳。这样的冲洗、吸引需反复进行,一般十五分钟到半小时一次,随着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内膜的减少,冲洗、吸引次数可相应减少。在操作时要严格注意无菌。每次冲洗、吸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缺氧。在吸引时尚可辅以体位引流及捶背。有时脱落的大块坏死内膜堵塞气管、支气管,需要在气管镜直视下除去。
(4)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5)间歇性正压辅助呼吸。
(6)肺水肿时,注意保护心脏,给洋地黄类强心剂。
(7)置胃管鼻饲:呼吸道烧伤病员,由于会厌水肿、吞咽时关闭不全,食物可进入气管,增加吸入性肺部感染的机会,故需置胃管鼻饲,直至会厌能完全关闭。
有一些严重下呼吸道烧伤病员,肺泡虽未被烧伤,但因气管、支气管烧伤程度严重,范围广泛,坏死内膜脱落时间可延续到三周以上。在渡过早期肺水肿后,因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景坏死内膜继发感染,使通气受阻,特别是呼气时阻力增加。此时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有些区域甚至呼吸音消失,胸部摄片除肺野透亮度增加外,无异常可见,这些体征与X线所见均为下呼吸道烧伤所特有。如感染加重,可造成严重阻塞,由坏死内膜和感染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又进一步加重了原有的机械性阻塞,这时可持续出现哮鸣音,病员吸气和呼气均呈极度困难,造成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潜留。在这类病员中,采用气管内冲洗、吸引也不能使堵塞在支气管内的坏死内膜松动而咳出,以改善呼吸困难情况。对这类病员的抢救,目前仍感到缺乏有效的方法,死亡率高,是呼吸道烧伤治疗中需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