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美课堂” 聆听“数学之音”——记“和美课堂”小学数学张齐华“社会化学习”专场教学观摩研讨会

高艳
创建于2023-12-03
阅读 11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直面课改难点

                         深化课标研究

                         变革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样态

2023年12月2日—3日,“和美课堂”小学数学张齐华“社会化学习”专场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临沂市北京路小学如期举行。

张齐华,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南京市首批领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倡导的社会化学习教学主张已在全国近30个省份、近万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中进行实践与推广。

王江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副校长,荣获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好市民等荣誉,出版个人专著1本,发表文章50多篇

戴越

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数学教研组长,玄武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执教省、市级公开课,获南京市职初教师专业基本素养考核一等奖。多次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获评“杰出水手奖”,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会议之始,张齐华老师做了《社会化学习,四年行动之研究》的报告。报告中他从四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张齐华老师及其团队四年来对社会化学习的研究。

问题:80%学生在80%时间虚假学习;假设:构建社会化学习课堂行动规范;行动:开展社会化学习系统实践研究;成效:基于证据的学业提升素养发展

在课堂上,学生遵循规范、明晰流程进行高质量的组内共学。通过大量的优质组内共学视频切片与分析,发现高质量的组内共学大致需要经历五个核心步骤:

00:38
00:04
00:21
00:52

接着,张老师示范课《圆的认识》,张老师通过具体的课例,将“社会化学习”的研究放到具体的课堂中来实施。张老师带来的课例《圆的认识》。学生通过课前探究——组内共学——质疑深化——当堂检测,真正深入课堂,做到了有效学习。整个过程浑然天成,没有教师雕琢的痕迹,有的只是学生讨论、交流及思维的碰撞,孩子的各种回答造就了课堂的很多精彩。每逢精彩之处,张老师又能及时捕捉并适当点评。

00:10
00:09
00:07

                     倍的认识”备课指南

“倍的认识”备课指南,张特从三个方面展开。

01地图:教材分析与任务设计

在这里,张特告诉我们,他们的学习单设计经历了从荡气回肠到接近教材的过程,通过他们的实践发现,学习单可以直接取材于我们的教材,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的课堂在让学生进行预习任务的时候,可以直接对照教材内容预习,勾画、提出自己的问题等。

02提问:问题整理与筛选排序

张特问我们,为什么学生上他们的课,上50分钟也仍能乐此不疲呢?因为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是啊,如果一个孩子喜欢数学,一定不是因为某一节课老师用了一个好的情境,是因为学生发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

03深化:板书设计与深化路径

在这里,张特说,他会设计双重板书,黑色的是初始板书,红色的是增量板书,初始板书是可以提前写在黑板上的,然后通过分割匹配问题,一块一块呈现出来就是完整的一节课了。

张特还结合倍的认识这节课,展现了张特是如何根据板书展开整节课的。在这里我又想到了胜哥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设计好了板书就可以上课了。原来所有的顺理成章,都是老师的“早有预谋”!

接着进行《倍的认识》视频切片互动

00:13
00:06
00:33
00:15
00:13
00:35

3日早上8:30。张老师在现场通过课堂实例的形式来展示“社会化学习”的成果。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之前,张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学单。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话语,让学生明确目标,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共同体内,在组长带领下,学生围绕“我的研究”的相关任务,展开有层次、有深度、有效率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巡视各小组的学习过程,对有问题的小组进行个别化辅导,并收集各小组提出的关键性问题。

接着,张老师以学习目标和学生基础为前提,引导学生解读各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归类,标注出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生生答疑过程中,张老师通过适度追问,将本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准确、更系统、更完善。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当堂检测”任务。引导学生集中核对“当堂检测”的完成情况,并提出后续学习的建议。

组内共学需要哪些制度?

制度1:肢体管理——让团队共学形成共同注意

良好的小组共学的状态、手指、眼神、站起来等等的细节,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训练得到的,所以要用制度来约束他们。其中有四个方面:

①身体靠拢

②目光聚焦:笔尖所指

③红笔教鞭:轮到谁发言,手里就拿一支红笔,一方面写字,一方面写字,一方面当教鞭。

(看哪指哪,指哪想哪)

④桌面整洁:桌面干干净净,无书无铅笔盒,无教具、学具,都收进了桌洞,要求排除所有干扰,老师管不过来学生小动作,学生自己在抱团学习,所以排除尽可能的干扰。

制度2:秩序管理——让团队展开有序交流

①交流有序:强调机会的公平,并不是简单的排队,按顺序来,要有交流和互动,比如说后进生先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简单的内容,让后进生来表达,给后进生发言的机会

②强弱有节:什么样的任务由什么样程度的学生来回答。

③互动有礼:讨论的时候彬彬有礼,及时回应,及时制止插话,跟谁互动,眼睛就要看着谁,这就要求组长有掌握全局的能力。社会化学习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更好的社会人,这就超越知识的层面。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学习小组也是小社会,既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要发展学生的社会性素养。

制度3:时间管理——让共学把握合理节奏

①提前配时:只有倒计时不行,那只是一个钟,要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这个钟。可以像张老师分享的那两张学习单一样,训练组长提前安排分配好时间,再进行第二天的讨论。

在这里能看出组长特别优秀,为什么呢?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学生,羡慕别人家的老师,不如去培养,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别人家的学生,责任分给组长和学生,做高水平的聪明的“懒”老师。老师的心血都花在去制定制度、培养规则、培养组长和深度备课的上面。只有深度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社会化学习让老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如果不去钻研教材教参,把握学科本质,钻研学生问题在哪儿就hold不住这样的课堂,因此教师无形中就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②专人负责:在小组里可以专门找一个时间管理员来提醒时间,在时间不多的时候提醒组长快一点,在时间还剩很多的时候提醒组长慢一点,是不是讲的太快了,要把题目讲的透一点,保证时间用好。

③动态协调:要学会灵活应对时间分配,如果时间真的不够了,要学会放弃,如果时间还有剩余,要学会深挖。

真的有不投入的同学和小组应该怎么办呢?张老师给出了智慧的方案,去检测刚才不认真的同学,去问他刚才学的怎么样,你们小组是怎样讨论这个话题的呢?请你给我们说一说,如果说不出来,下课四个人来办公室,我有话对你们说,不羞辱,不放过,通过任务的检测,完成了以后的倒逼。看到有的小组不行,是一件好事,能看到就能把他们搞定,能看到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还可以在学生讨论的时候,随机拍几张教室的全景照片,一览无余,让形成证据给学生看看,看哪些小组在投入讨论,哪些小组在喧哗,东倒西歪,留下证据,并且老师还可以悄无声息地拍几张全景图发到家长群里,表扬认真的孩子,对不认真的孩子也是一种监督,无声胜有声,不批评不放过,不要以为我对你无视。

我的思考:

教师的智慧在于没有批评学生但是对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因为有证据在哪里,谁都能看到谁好谁坏,即使不说,学生心里也清楚,这样比口头批评效果要好,还提醒每一个学生,老师虽然没有参与,但是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

实施:如何让组内共学制度有效落实

设计再完美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等于零,张齐华老师在活动中重点提到了如何实施组内共学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制度解读:让政策走进每位学生的心中,制度的讲解时可以描述各种情境更好的吸引学生向往组内共学制度。

②观摩视频:寻找成功例子进行观看

③实战演练:从观摩视频到实战演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观看社会化学习成熟的班级开展的教学视频激励学生走进社会化学习中去,此环节可以在开学前期开展实施,在自己班级尝试。

④反思优化:针对实战演练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问题所在,并且想办法解决。这实施的过程中,组长可以带领组员认真填写一周学习情况表,或者写小组日记,组员给组长写信谈收获和不足,组长学会评价优点和不足,慢慢的步入正轨。

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强有力的组长,首先通过树立优秀组长做榜样,方便带领一个团队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加有团队荣誉感。其次为每个组长赋能,制度的获得不是生来具有的,是通过不断训练才能获得的,社会化学习通过培养组长,给组长进行例如课外集训、课内指导、明确职责等确立“领头羊”地位。最后如何让每个组长都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及不断为团队做贡献呢?张老师也给我们指明了道路。从短期来看可以给组长进行物质的小奖励,可以赋予学生荣誉感(兄长情节),中期就要依靠精神激励,赋予使命感责任感,长期来看就要靠班级内部评先评优,赋予更大更高层次的荣誉感。(奖励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过渡)

注:第二部分设计后面内容和第三部分实施视频缺失,通过查找相关美篇和反思凑齐的后面内容,如有理解不当请指正。

整体思考简短概括:

放下焦虑,耐心训练学生。

承认差距,比原来优秀就好。

学会“偷懒”,倒逼学生负责。

自我提升,hold住社会化课堂。

循序渐进,细节上下功夫。

不怕问题,不批评也绝不会放过。

学会等待,成长要有过程。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就是慢一点但别停下来;教育就是不要急慢慢长大;教育就是三分灌溉七分等待;教育就是领着蜗牛散步;教育就是不慌不忙把日子过成诗;教育就是不和别人赛跑也能抵达终点;教育就是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面;教育就是“新生”,给学生新生,也让老师新生。

阅读 11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