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繁星,沐光而行;
分享交流,共行致远。
一江清水连南北,千里送教感恩心。这悠悠丹江水,烟波浩渺,南送北往,送去了一泓清池,迎来了一场知识之泉。来自北京十九中的送教团队,沿途北上,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送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
送教就我们而言,是干涸的河流,渴望着知识的甘霖;是枯萎的树枝,期待着教育的春风吹拂。送教活动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思想重新焕发生机。
这场活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知识,更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在北京市十九中送教团队的引领下,我们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迈进了知识的殿堂。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让我们领略到了知识的魅力和力量。我们犹如一群探索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勇敢地踏上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只争朝夕育桃李,不负韶华逐梦人。
高新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率领一行8人的教育专家团队,与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和京鹰国际教育的代表团队共同前来,开展了一场送教讲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教育交流,更是两地深厚情谊的见证。
丹江,作为两地之间的情感纽带,流淌着清纯而深厚的情感。波光粼粼的江水映照出两地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教育未来的坚定决心;武当山的金顶熠熠生辉,激励着教育工作者勇攀学术的高峰。
在这座“金顶”下,两地教育工作者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境界,共同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200多名各中学的骨干教师前来现场观摩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11月23日
课堂多姿学童醉、讲座深刻启思明
在思源实验学校,两校团队的心灵初遇,如一场暖阳下的诗意交汇。彼此互相倾听,彼此分享,将陌生变为熟悉,将距离化为亲密。
刘文远副局长深情讲述了丹江口教育发展的历史画卷,对北京十九中的教育支援活动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十九中校长高新桥一行人则怀揣着对教育的探索之心,深入思源实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思源实验学校陈丹军书记的引领下,他们走过书声琅琅的校园,感受冬季的静谧与热烈;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体会那份理解与关怀;他们参观音美室、实验室,见证孩子们才华的绽放;他们踏入食堂,品尝生活的甜美。
每一处的参观,都像是探索一座教育宝藏,展示出思源实验学校的独特魅力。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在丹江口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若学主任的指导下,在主持人张小红老师的统筹下,十堰市初中语文张小红名师工作室对送教活动做了精心安排。展现了工作室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
思源实验学校易切老师执教《白杨礼赞》,以“极普通然而不平凡”这一看似矛盾的表述引发思考,通过“师范读、生齐读、导演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促悟,带动了学生的情感,给予了学生思想的升华与探索。朗读不仅可以解读文本,还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提升了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书声琅琅的课堂,是鸿鹄初展翼的希望,获得了十九中专家教师的肯定。
思源实验学校张小红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读写综合课《真情 花语》。张老师带领学生“赏花悟情”,通过“赏花语”“品花情”“悟花魂”几个环节,带领学生共探“以花喻情”的写作手法。课堂上,学生生动的情境化表演,演绎经典画面,老师适时地驱动学生深入挖掘,从单元文本分析中加深对“亲情”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借花喻人”的写作技巧。
课堂上,张老师的教态优雅,如盛开的春花,声音柔美,似拂面的微风。吹拂着学生的巧思一朵一朵的盛放,汇聚成万紫千红的花园。听课的专家们,也沉浸在“花”的海洋里。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久。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丹江口市初中语文组在十堰名师张小红的主持下,进行研讨评课活动。
评课初始,易切老师、张小红老师就示范课进行简短的说课,卢美秀老师进行专业点评,十九中专家团队对这两节课做出高度评价,称赞是“有意义的课、有效率的课、有生成性的课”。
下午的四场讲座,四位主讲人分别就“课题引领教研的实践探索”、“向光而行且行且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以及“从教走向学的教学实践”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分享。
首场讲座《课题引领教研的实践探索》中,主讲人高尚奕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强调了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并系统性地探讨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应定内容、选方法、择工具、实体验、勤反思。以他所负责的初中英语研究课题为例,生动展示了课题对教研的引领性、指向性。
高老师提出的“教学科研相融合,专业素养共发展”的理念,让与会老师对于教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启发今后“以研促教”。
接下来,优秀班主任李苏嫚老师带来了主题为《向光而行 且行且思》的讲座。李苏嫚老师强调了建立自信、关注情绪以及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态度的重要性。她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制定班训、花式赞美法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她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了如何和家庭形成合力,助力孩子成长的实践经验。
用心相遇,沐光同行。李苏嫚老师的讲座充满了智慧和热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爱、是智慧、是责任,让在座的教育工作者们深感教育的力量和重任。每位老师都应该用自己的点滴光亮,照亮学生光明的未来。
第三场讲座,来自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李保松老师围绕《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李保松老师结合学校心理教育开展历程强调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学阶段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他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反思,强调了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共生自助,自驱成长,教育不只是育才,更是育人。李保松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时刻扬起育人之帆,扎实落实心理教育。
最后一场讲座是高新桥校长带来的《从教走向学的教学实践》。这是一场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探讨,高新桥校长探讨了教与学过程的诸多要素,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实践逻辑,架构了“从教走向学”的系统思维,提供了“实施核心素养”的操作方法,建立了“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指南。高新桥校长指出,教学是“慢”的艺术,只有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控自己的学习节奏,才能让学生产生自己真正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探究、分析、判断意识和能力。
高新桥校长的讲座引发了在座教师们对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指引了切实可行的方向。
11月24日
浪花撷趣、沉鳞竞跃
北京十九中的吴晶老师教学《狼 第二课时》。她首先引导学生从屠户和狼两个视角复述故事,通过添加时间、地点、心理描写等,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明确。学生的表演妙趣横生,让课堂掀起高潮。接着吴老师用坐标系引领学生判断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探讨情节发展的阶段和屠户对待狼的态度变化。最后,学生们聚焦“屠户杀狼”场景进行朗读,充分展现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紧张氛围。
吴老师的课堂,心中有教,眼中有生,她的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激荡出美丽浪花,荡成一片涟漪,她又带领学生采撷最美的一朵。
北京十九中的王天红老师讲授《狼 第三课时》,王老师从课文中归纳出主题,通过一步步引导,将主题从对狼的讽刺提升到对一切恶势力的警示。她指出,《狼》这篇课文并不仅仅是描述一种动物,而是借由狼的形象,讽刺那些贪婪、凶残、狡猾的恶势力。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不断提问、引导,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王老师还对课文进行了拓展延伸,从狼的生物特性出发,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狼在自然界中的积极作用。她表示,虽然狼在人类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被描绘成凶残的猛兽,但实际上,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体会事物的多样性。
她的课堂沉鳞竞跃,学生像跳跃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出课堂。
北京十九中的刘宇老师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学生们被要求以数学语言寻找一个人或数学课代表的位置,通过坐标系的表达方式描述其所在位置。这一活动锻炼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实际定位的能力,最后,设置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巩固如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地理位置。体会坐标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课堂中游戏环节的设置,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知识“脚下有根”,让学生“眼中有光”。
北京十九中的颜子瑜老师讲授《平面镜成像原理》课堂上,颜老师知识梳理到位,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启发学生们积极思维,大胆展示。颜老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展现了一节结构合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优质课堂。
颜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直观感受“平面镜成像”的现象,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给学习的老师深深的启迪。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在丹江口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若学主任的领导下,在十堰市初中语文张小红工作室的组织下,所有与会初中语文老师进行评课研讨活动。
北京十九中的吴晶、王天红老师进行说课,每一位听课的老师依次评论,点评授课中的优点,感悟收获的心得,分享成长的喜悦。
徐若学主任指出,“语”时俱进履平地,“研”无止境方致远。两位老师的课,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评”整体育人观的课;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徐主任向与会的老师提出要求,深耕新课标,紧扣四个核心素养,整合六个学习任务群,与时俱进,探究语文教与学的变革。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这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成长,更是初中语文团队的整体提升。
两地同心,教育协作。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机缘下,两校心灵相通,结成了友好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交流的同时,双方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推动了丹江口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互击而发灵光。”此次送教活动为促进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唱响了“教育协作”协奏曲,真正做到了“送教引领”。不仅给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加深了双方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为启迪教育未来携手共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如古人云:“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吾闻学校之送教活动,实乃广教化、厚师风之善举。于天朗气清之时,各方名师咸聚于此,共襄盛举。讲座设焉,如春雨之滋润,如夏风之拂面。讲师娓娓而谈,引经据典,满室生香。课例展示继之,名师各展所长,如秋实之丰硕,如冬雪之洁净。聆听之间,或豁然开朗,或若有所思,皆有所获。
送教之举,重在研讨教法、精进教育。是以学校重之,师生尊之。夫讲座者,乃教学之精髓;课例者,乃实践之典范。二者相辅相成,学校之教化备矣。
吾观送教之活动,深感教师之间交流之重要。欲提升教育水平,非闭门造车可行。送教之举,乃开阔视野、互相学习之平台。愿学校持之以恒,使教化之道薪火相传。
送教暖情意,
共研助成长。
江水悠悠连真情,
武当巍峨结同心。
饮水思源
立德树人
勤学不缀
策划:刘启瑞
摄像:王金涛
撰稿:周曼曼
审核:张小红
时间:2023年12 月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