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退去,初冬临近。冬之美,在于积蓄和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和提升。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五年级组青年教师刘菲、于晴、刘锦洁、钟韶玲先后上了校内公开课,从不同类型的课文入手,落实新课标的各项教学要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提升,我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磨课,反复改课,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
刘菲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通过创设“拍摄微电影”的情境,让学生化身导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引导学生抓住场景和细节体会慈母情深。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快镜头、慢镜头、特写镜头来解读句子,对学生进行读的反复练习,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的“鼻子一酸”,感悟母亲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最终促使《慈母情深》微电影成功拍摄。
课后推荐学生阅读梁晓声的作品《母亲》,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价值。
随后,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杨晓燕老师进行点评。
杨主任指出,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把握好学段目标。要将单元主题情境贯穿单元学习始终,通过进阶活动来实现单元核心任务(语文要素)的达成和落实,教学实施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习得方法并迁移运用。
于晴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能准确把握本单元语文要素,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于老师以课题和课文插图导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于老师先让学生们自主默读课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方式,根据学习单在文中找到巴迪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对于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理由以及带给巴迪的感受。让学生以读为本,以悟为媒。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用不同描写方法表现父母的爱,并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和好处。
于老师还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朗读句子中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通过巴迪情感和认知的不同升华了课文主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共同的出发点是“爱”,让学生充分感悟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最后布置了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的课后作业,让课堂走进生活。
刘锦洁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则是一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的文章。课堂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景物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先由教师领学,明确“圈画景物——品味动静——朗诵悟美——背诵积累”的学习方法,再由扶到放,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汇报。最后通过课堂小练笔训练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钟韶玲老师执教的《太阳》,在课文结构上,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框架,思路清晰明确。在表达方法上,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比较、实践等学习活动中了解说明方法的合理和准确,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太阳的属性写清楚;另一方面,在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恰当和精准,从而理解说明事物时要科学、严谨。
课堂的教学实施,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努力达成运用学习的基本说明方法,介绍清楚一样事物的单元核心目标,为最终的习作做好铺垫。培育学生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进而养成长大后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的志向。
青年教师每一堂精彩课堂的呈现和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的带领和指导。
备课磨课时,老教师细致入微、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在课后,全校教师进行全面、细致的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精耕细作,踏实成长。
不负冬日时光,研路拾取芬芳。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集体的教与研。相信通过本次集体研讨活动,老师们受益颇多,相信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的教学之花一定会争奇斗艳,绚丽多彩!
撰稿:刘锦洁
拍照:史艳艳、钟惠文、曾小琼、刘菲、易琼
审核:刘菲、曹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