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和海口市椰海学校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为主题,走进享有“生态治水,湿地入城”美誉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协办开展污水治理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实践,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治理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户外实践篇
背景介绍
美舍河纵贯椰城南北,启动综合治理工程后拆掉混凝土堤岸,将一株株红树植物从海岸潮间带移植过来插进裸露的淤泥,它们扎下根、抽出新叶,昔日的“黑臭水体”被滋养成湿地生态廊道。
本次海南医学院四位专业老师、海口市椰海学校地理组吴多仿组长、生物组王丽南组长及六名生物老师带着九十八名学生走进湿地,以“湿地生态污水治理”为主题感受大自然,教育学生保护湿地,带动社会对湿地和污水治理的认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的队伍。
集队指导
活动当天,海南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和海口市椰海学校生物组和地理组的老师们组织学生周六上午八点准时到达集合点,在正式活动开始之前给学生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并分组分发实践工具,各小组分工协作,现场分配实践任务,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任务、要求。
实践探寻
学生在各组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实地认识生物、探寻生物多样性,亲身体验探究乐趣,对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污水治理的原理进行多角度取证、多方位探究,并进行数据信息实证收集、整理和检测。
研讨交流
期间各个小组认真研讨集中交流,老师们耐心指导讲解,同学们认真学习,将观察到的生物和净水原理及时记录整理,基于已有知识经验认真分析和反思,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深入剖析和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中,海南医学院的专业老师们也肯定了同学们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对学生们现场实践操作、归纳记录、报告撰写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本次户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收获颇丰,在体验和实践中巩固了学科知识,提升了生态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室探索篇
2023年12月9日,海口市椰海学校生物组教师们再次带着五十名学生走进海南医学院的实验室,进一步了解湿地净水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同学们将继续探究湿地净水原理,通过最终的数据直观地论证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有效净化污水、去除有害物质和改善水质的功能,也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从科学专业的角度理解湿地净水的秘密。
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后,快速分组并坐好,海南医学院的老师们开始本次实验的介绍。
明确实验目的
老师们首先介绍,本次实验主要测定湿地净水前后水中的总氮和总磷,因为氮和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会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总氮和总磷的数据测量是本次实验的关键。生物组苏恩俊老师实地采集了湿地八级梯田过滤前后的水样,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
解读原理步骤
本次实验需要同学们分组测定总氮和总磷,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加入相关溶液、稀释和消毒等操作,再通过分光光度计将其转化为可测定的物质,结合标准曲线算出总氮和总磷的含量,由此对比湿地净水系统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
认识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中,老师们一一介绍用到的仪器用途和操作方法,如量筒、烧杯、移液器、移液枪、洗耳球等。期间同学们认真学习、小心操作、大胆尝试,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实验过程记录
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长达4小时的实验,各个小组的同学们都得到了本组的总氮/总磷的含量数据,通过计算和对比发现,通过湿地梯田的设计与湿地生物的作用,引起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物质含量明显下降,符合本次实验预期结果。当然,也有部分小组得到了非预期的数据结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同学们也及时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分析……
本次实验室之旅,同学们深入地体会了科学实验的过程,加强了对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湿地公园实地考察和实验室的学习,同学们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了对湿地净水原理、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此次活动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策划|生物组
图片|活动带队教师
文字|陈龙敏
审稿|王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