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区农丰满族锡伯族镇学校,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小学校,这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传统的民族服饰已逐渐现代化,锡伯族服饰元素更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二年级以“民族服饰”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乡土活动,让孩子们在分享互动中了解锡伯族文化的历史,欣赏锡伯族服饰特点,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年级在确定了“走进锡伯族之民族服饰”这一活动主题后,由主教常丽丽老师和助教张树辉老师共同组织与开展。两位老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活动的整体设计,并初步将其分为了“服饰”与“头饰”两个模块进行活动的开展与学习,循序渐进,边挖掘边探索,让农丰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了解了锡伯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了锡伯族服饰特点,并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对锡伯族服饰的印象,提升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探索欲望。
走进校园,在老师的带领与解说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文化背景墙,大家对身上这一身浓聚民族特色的飘彩舞衣的背后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看!锡伯族图腾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饮食起居、生活习俗,锡伯民族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
孩子们看的用心,听的认真,在惊讶于锡伯民族与我们现在生活的联系与差异后,更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的敬意与向往。
锡伯族服饰是锡伯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元素,观看了老师们身着服饰的表演后,大家对锡伯族服饰更感兴趣了,在了解了服饰色彩及其特点后,大家纷纷用画笔为锡伯族服饰涂抹的靓丽的色彩!
初秋的韵律,是金黄色的宁静,是落叶的旋律,是时光的细语。本次活动抓住了季节特色,学生们通过捡拾园子里的落叶,创作出了一幅幅靓丽多彩的服饰作品。有思维的碰撞,有创意的灵感,一片片叶子在纸板上装扮成了多彩舞衣,秋的旋律应运而起…
锡伯族服饰除了衣服的穿着,头饰也是关键因素。通过观察-交流-临摹的过程,学生们对锡伯族女子头饰——吉塔库有了全新的认识理解。一双双小手在纸面挥舞,呈现了一个个独特创意的吉塔库作品,快来欣赏吧!
为了让头饰更有立体性和直观性,学生们利用轻黏土制作出了一个个精致的吉塔库头饰模型,揉—搓—捏,看,是不是像真的吉塔库一样,孩子们都忍不住戴在头上试一下呢,如果是真的能戴在头上就好了!
有了轻黏土的制作经验,大家更期待制作出能戴在自己头上的“专属”头饰!说做就做,大家利用不织布,小彩珠等材料,设计-裁剪-串珠-合作-粘合,经过了两课时的活动,大家设计出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专属吉塔库头饰,各具特色,独树一帜。快来快来!我帮你带!
冬日暖阳照大地,白雪皑皑映童趣。借着初冬的几场大雪,为满足东北小朋友爱玩雪,想玩雪的愿望,农丰学校因地制宜,鼓励教师将乡土活动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二年级的孩子们围绕锡伯族服饰,制作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锡伯小雪娃,孩子们想法丰富,创意十足。
常丽丽老师:通过乡土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了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和锡伯族乡土传统,增强对家乡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的乡土教育活动,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交经验和交流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每每听到孩子们“期待下节乡土课早点到来”的声音,就觉得满心欢喜,觉得孩子们对乡土的认同在与日俱增,这些时日的活动开展也是意义十足的。接下来,我们仍会以乡土教育为抓手,从五育出发,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继续开展更多,更有意义乡土教育活动。
张树辉老师: 每周一节的乡土课,成了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堂,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例如,第一节的《锡伯族服饰》孩子们在操场上,阳光下,观赏了学校画廊上锡伯族服饰特点,也了解了锡伯族风俗习惯。再如,在《走进秋天》一课中,孩子们在户外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叶子。回到课堂用叶子做服饰。开始还看不出孩子们能做出像样的作品,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作出了很多很有创意的作品。
“乡土性”是乡土教育的底色,乡土文化中灿若星河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民族服饰、话语体系、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与实践智慧。乡土教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实现特色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乡土文化独特性的表达。经过这么多次的乡土教学活动,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教育就是要接地气,以挖掘乡土资源为途径 营造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同时,做到文化传承,让乡土教育更有灵魂。
乡土育未来,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汇聚,一步一走的累积,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虽然自己前行的远方仍然一望无际,但身边的风景愈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