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者先      创新者强
             ——记吴川区域教育创新行动(第一片区)骨干成员培训

创建于2023-12-03
阅读 3411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伊始之初

   12月伊始,天虽阴,云虽沉,风虽凉,但向阳小学的阶梯教室却温暖如春,因为在这里即将开展吴川区域创新行动(第一片区)骨干成员培训活动。

  出席这次活动的领导有:王林发(岭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余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杨媚(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博士),曾怡(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容伟文(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的玲(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副主任),文观荣(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杨波(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专职副校长)

参加培训的有:吴川市六间试点学校的骨干教师。

拉开序幕

  培训活动在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副主任张的玲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张主任宣布这次培训活动的意义、目的及出席的领导,还神情激动告诉我们,请来一位“神秘大咖”为我们“传经布道”,期待感满满!他就是——余翔教授,他将给我们带来论文撰写指导培训讲座。

隆重举行

指导论文撰写培训

  余翔,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史宣讲团成员,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中职德育,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现代哲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以主编、副主编出版著作6部。

主持省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3项。荣获广东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荣获广东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四次。

  余教授亲切地跟我们打招呼,跟我们聊起吴川特色品牌,由吴川金九月饼到如何打造教育品牌特色学校,再到学术成果如何呈现,引出论文的撰写。余教授从论文的内涵、选题、撰写、发表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论文的内涵

  关于论文的内涵,余教授先发出五连问:

1什么是论文?2解决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研究?4怎么研究?5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再作出精辟的回答。然后总结论文的四大特征:1学术性(揭示事物的本质)2科学性(数据经得起检验)3创造性(学术创新  填补学术空白)4逻辑性(行文布局有条理)。


论文选题

  余教授指出,小学老师普遍存在认为论文高测莫测、难以下笔的现象。他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小学一线老师肩负繁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缺乏理论知识指导,因此,无法挑出很好的论文选题。余教授指出,论文选题应该发出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把想法变成了行动,用学术语言变成一个说法。

论文的撰写

  余教授从标题、摘要、正文、文献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论文撰写指导,好的标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标题既要有外颜,也要有内涵,标题要提炼论文的核心观点,要有创新点,最好不用副标题,会显繁琐冗长。论文的摘要也占很重要的位置,摘要是论文的主要内容梗概,要让读者从摘要获取钻研目的、研究的结论、核心观点等信息。论文的正文思路是:设置一个问题——运用工具解决——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论文就是从现象到本质,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还用工具进行研究,工具包括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的运用、材料等,要从这四个维度进行创新。论文结尾的文献起了引用、借助的作用,文献要体现学术对话,大家之言与一家之言形成鲜明地对比,文献要走在学术的最前沿,不能引用落后时代的文献。余教授用精辟的语言、慎 密的逻辑、生动的举例化难为易地为我们讲述了论文写作思路和要点,培训的老师都有了恍然大悟之感,为我们打开一扇写论文之门,受益匪浅呀!

论文发表

  余教授自称是编辑人,长年从事论文稿件的审批工作,从编辑人的角度出发,给我们提出了关于论文发表的建议,要掌握编辑的喜好,语言要简约生动,富有文采与美感,题目、摘要、观点、参考文献都要创新性,要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余翔教授撰写论文讲座的思维导图

指导课题研究培训

王林发简介:岭南师范学院教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岭南师范学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主持省厅课题近10项,在《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30多本,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行动研究的内涵

  王院长给我们带来《行动者用行动研究如何行动》的指导课题研究的讲座。王院长以《探索湖光岩的水》的案例为切入口,引出行动教育的概念,行动教育的特征:对教育行动者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教育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的步骤

  王院长言简意赅地总结出行研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确完行动目标 , 3制定行动原则  ,3制定行动计划  ,4研究结果 ,5成果与评价  ,6改进课堂 发展事业。

如何确定行动目标

  王院长认为,确定行动目标前要知道常见事物浅显科学知识,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要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

制定行动原则

  王院长总结出制定行为研究的四大原则:

1科学性  2活动性  3过程性 4创新性

制定行动计划

  王院长简约概括出制定行动计划按如下步骤执行:

1制订目的与步骤,2确定时间与地点,3确定内容与形式。

研究过程

  王院长给我们捋清研究的思路:

观察——计划——执行——反思

个人研究与小组合作

  王院长强调,行动研究既要保持个人独立思考探索,又要小组合作探索。王院长认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每个组员都有准确的分工,所有组员要在“领头羊”的带领下,完成项目研究,共享研究成果。

  王院长研学和做事一向秉持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他以精简的语言、细致的演讲、刻苦的钻研精神带我们走上行动教育不平凡之路,他向在座的培训学校团队承诺,欢迎各学校投身行动研究,各团队制订行动研究方案交他加意见指导,一腔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王院长《行动者用行动研究如何行动》讲座的思维导图

完美落幕

  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容伟文主任作出总结性讲话,他对余翔教授带来论文撰写和王院长带来课题研究的讲座表示深深的感谢,让各校的骨干老师茅塞顿开。他认为改变行为是检验培训的唯一标准,他对各校寄以殷切的厚望,希望六间试点学校交出满意的成绩单,捧出丰硕的科研成果!

合影留念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

  行动是知识特有的果实。—一托•富勒

摄影:龙冠卫

撰稿:吴日勤

编辑:吴日勤

初审:陈康强

终审:张的玲

阅读 3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