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和美名师,助成长之路————莒县第二实验小学赴临沂“和美课堂”学习活动纪实

360889271
创建于2023-12-02
阅读 6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出发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学习,是最赋有能量的前行,时光不负有心人,学习的路上从未止步,12 月2日,在于洪坤主任的带领下我校一行10名教师共赴临沂观摩学习小学数学张华平“社会化”学校专场教学观摩研讨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这里,我们感受了一场“精研课程标准,践行学科实践,聚焦任务情境,创新课堂样态”的教育盛会!

行动报告

首先我们听取了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学习,四年行动报告。

张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一:问题:80%学生在80%时间虚拟学习。  张老师通过分析各地区省赛课,总结出学生40分钟数学学习“脑电图”。张老师明确指出,课上,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回答问题,这种语言输出的过程是学生头脑最活跃的状态,也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二、假设:构建“社会化学习”课堂行动范式。首先,要打造“群体自治”学习生态。提出社会化学习的三根支柱:1.组织变革:构建共同体(小组教学)2.制度创新:群体评价3.行动指南:一套方法论。其次,探索建构“社会化学习”育人系统。 最后,尝试构建“社会化学习”课堂框架。学生根据学习单的内容,先独立研究,再进行人人参与的小组共学,接着组内答疑,教师深化质疑,最后集体反思,练习反馈。三、行动:开展社会化学习系统实践研究。 首先,构建“研发•检验•推广”三位一体研究团队。通过课堂实践,实证分析,运用社会化学习实操手册,对学生进行研究。其次,构建“跨学科、跨学段、跨区域”三位一体推广渠道。四、成效:基于证据的学业提升素养发展。

   

老师们深深被张齐华老师所讲的课堂模式吸引着,认真聆听。

课例观摩

张齐华老师亲自执教《圆的认识》,采用“社会化”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真正做到了平等化,民主化,人性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张老师的本节课共包括了三个环节:课中共学,深化质疑,巩固练习。课前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前研究单的引领下,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学习。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张老师就组织学生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对课前探究单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提出一个解决不了或者最具价值的问题,作为深化质疑这一环节的探究素材。以学生的问题为引领在深化质疑中进一步完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张老师提出的社会化学习是基于学生提问力、表达力、倾听力、对话力、合作力、批判力和反思力等能力基础上的新型课堂,相比与以往的课堂,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深度讨论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机会,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受益者。

实践指南

下午首先是王江校长和我们分享了课堂中的质疑深化环节如何操作和“倍的认识”备课指南。

王江校长就课堂质疑深化环节进行了实践分享,从质疑深化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质疑深化过程核心问题的确定、基于学生提问的双重板书设计、开展教师参与下的质疑深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王老师认为质疑深化要引导学生知识由错误到正确,认知由模糊到清晰,方法由单一到多元,思维由肤浅到深刻,结构由零散到系统,引导学生创新由课堂到课外。核心问题的选择要紧扣目标、抓住难点、研读课标,教师可通过转化视角、给出提示、增加提问、直接告知等方法来获得核心问题。基于学生提问的双重板书设计方面,王老师提到初始板书要提前墙上不怕剧透,终端板书要基于深度备课设计,既要锁定问题,又要体现进阶,可结合问题寻找增量部分进行模块分割等。在开展教师参与下的质疑深化中王老师详细介绍了收集及处理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对话交流,进行问题解决,结合深度追问完成终端板书。

张齐华老师进行课例《倍的认识》视频切片互动。

关于《倍的认识》这一课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解读了学习单,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选择出三个主要的问题1.揭示几个几与倍有关吗?2.倍数会不会随着份数变化而变化?3.几倍和相差几有没有联系?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深化。通过设计双重板书,张老师提前在黑板上简单写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单的学习,通过圈一圈以及找标准量的方式找出胡萝卜是红萝卜的3倍,这个过程张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跟谁比就是把谁看做标准量,然后让同学们用手比划圈一圈,接着先增加两个胡萝卜,明确份数增加倍数也跟着增加,进而变化标准量让学生再次探究胡萝卜与红萝卜的倍数关系。接着探究了胡萝卜比红萝卜多4根,通过比较得出两种关系: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从而揭示几个几与倍数有关。在深度质疑探究倍数会不会随着份数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学生的质疑张老师明确解释倍不是单位。第三个问题张教师引领学生探究了几倍和相差几有没有关系。在这三个问题的探究中张老师特别注重小组合作,一个人优秀是可耻的,全组优秀才光荣,学生汇报交流中特别注重眼扫视全班同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例观摩

张齐华老师执教课例《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张老师的课通过解决孩子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组团队合作,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使孩子真正地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课堂上的每个小细节的处理都值得我去研究和学习。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通过课前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课上孩子们在张老师提出的5条组内共学要求的引领下,进行了12分钟的组内共学。在组内共学的最后各个小组通过将共学后仍存在的质疑和问题提交给张老师。张老师对孩子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深化。张老师通过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北偏东30°”可以说成“东偏北60°”吗?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原来北偏东30°和东偏北60°是同一方向,但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规定离谁越近,就以谁为基准。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孩子提出的问题: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几条信息?,并提示孩子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不是只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信息,还有隐藏信息,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思考,因此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方向和距离外,还要知道观测点。

课例结束之后由戴越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学习单完成”实践手册

戴越老师对“学习单完成”实践进行了分享。首先戴老师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社会化学习单的基本构成。接着戴老师从定标:研制学习单的差异标准;培训:组织“学习单完成”的专题培训;评价:完成“学习单完成”的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向大家讲分享了如何高效完成学习单。

如何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单?首先,我们要定标,研制学习单完成的差异标准。标准一:学生如何解读我的目标?水平1:圈画关键词,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与习惯的养成。水平2:勾联任务群,教师提醒+学生坚持,促进学生自我理解的完成。水平3:批注重难点,是支持伙伴,组长,助教的专项培训。标准二:学生如何完成我的研究?水平1:在完成任务中守住底线,是支持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养。水平2:在多元批注中深化理解,思维留痕。水平3:在理解追问中助力同伴,组长预设,组员留问,相互支持学得更好。 标准三-五:学生如何提出我的问题(方法篇、线索篇、番外篇)?7大学习力,方法全覆盖;结合“三大模块”实现靶向提问;头脑风暴等创新无限训练方法。专题培训,从“标准解读”到“标准凝练”再到“标准放样”,培训到位;以“组长级培训”“小组内培训”“联动卷入培训”进行层层培训辐射。最后要开展“学习单完成”的多元评价,评价多元支持,教师对标点评、学生对标自评、开展多维评价、学生分享等等。

实操演练

戴越老师分享“组内共学”实践手册。

戴越老师就课堂12-15分钟的组内共学环节进行实践分享,组内共学几乎占据了一半的课堂时间,涵盖了几乎全部的学习任务,而且几乎没有教师的指导,组内共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组内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达到高质量的组内共学,张老师团队为组内共学制定了基本的规范,如环境支持方面,座位要靠拢,桌面要整洁,肢体保障上身体前倾,手指说哪指哪,眼睛要注视对象等,还要给学生做好“自负盈亏”的心理建设。戴老师就组内共学我的目标、我的研究、我的提问三个基本流程均进行了实操指导并建立了相应的语言模型,为一线教师在探究“社会化学习”模式的道路上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老师们认真的写“鸡兔同笼”学习单。转换角色,体验学生的思考。

踏雪无痕,育人有心。这次培训,老师们目睹了名师精彩绝伦的课堂,聆听了名师高屋建瓴的讲座,感受了名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在心中树立了目标,于脚下找到了方向。

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老师们将带着思考和收获,钻研课标,聚焦课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展开具体应用,脚踏实地,拥有前方,心里有光,未来可期!

阅读 6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