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张育斌名教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

创建于2023-12-02
阅读 1878

       为了贯彻落实肇庆市教育局印发《肇庆市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管理办法》的精神,更好地促进肇庆市名教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肇庆市张育斌名教师工作室在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上午8:00-12:40,于四会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楼一楼开展本学期的集中研修和专家讲座活动。

       本次集中研修活动参与的老师有肇庆市张育斌名教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四会市各校九年级化学教师代表。

《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

专家简介:

       唐淑娟老师,广宁县教师发展中心专职化学教研员,副高职称,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开设过多次讲座,见解独到,启迪思维,令人回味,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多次担任各级教学比赛的评委,还参与了中考命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方面的评析更加深刻精准。

       唐老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素养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从培养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其中课堂的教学实践思考中,有教学目标的素养化,有实际的案例分析,有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有知识发展的逻辑性,还有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践教学学员讨论。唐老师的讲座言语诚恳亲切,贴近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际,对提升教师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化学课堂教学有实际意义。

一、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目标

       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求:

       1.化学观念: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3.科学探究与实践: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

       学什么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学后能做啥,是学业要求主题的素养能力表现,是素养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在该内容主题层面的具体化。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加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也更聚焦学科的关键特质,并同时也强调素养的整体性。

       通过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可以将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变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 教师也可以从单一的教会学生知识,变为培养有一定学科素养的人。在学科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备课思路也会从交什么、怎么教更多的转化为学什么、怎么学,从生活生产的实际出发,看学生需要掌握哪一方面的素养。

二、知识关联的结构化

       为什么要丛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如果说每个知识是地图上的散点,那么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教学更像一幅地图,让师生在教与学中有迹可循,不会迷路。

       教师不再各个击破原有教材知识点,而是从学科整体和核心素养角度俯瞰每个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联知识内容,学习任务和活动评价。

三、知识发展的逻辑性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生成和应用的过程,这是知识的逻辑关系、逻辑体系的构建。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应用至新的情境来解决新的问题,感悟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这是知识意义系统的构建。

       例如在酸碱的中和反应中, 唐老师分享了一个教学案例: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何证明该反应进行?

       教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对学生建构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和知识发展的逻辑性,将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清晰的展现出来。学生有了知识脉络发展的逻辑性,让后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

       唐老师通过与老师们的现场讨论发现,按照我们教师教学的角度,利用建构起来的知识发展逻辑,我们很容易想到,可以取少量的酸和较多量的碱来反应,验证酸是否被消耗完,或者还能想到,取适量的碱,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看溶液是否褪色。这两个角度都是从反应物是否被消耗来验证的。

       但是学生的思维角度会有不同,例如从生成物的角度来看,检验一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检验氯化钠的出现,这时候就要教师做好引导,学生有想法,那么按照操作、现象、结论三个步骤进行验证,验证是否合理,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思。

四、学习过程的情境化

       情境是由教育者创设的教育工具,对于个体的学习而言是一种支撑背景,即为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展开的学科学习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叙事在信息的迁移和发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记录他们发现过程的轨迹,为会议所学过的东西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脉络结构。

       其中,惰性知识是没有形成知识网络或图示,遇到实际问题,零散而非结构化保存的知识,没有情境脉络的支持,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的问题情境对接,这部分知识是低效率的。

       所以目前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对大单元、大情境、大问题的教学都有提出要求,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来掌握知识。知识只有源于生产生活,才能凸显学科价值,由情境衍生的问题,才能引导知识的构建,情境教学全程发挥作用,才能高效的推动课堂教学活动。

五、评价方法的形成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教学的评价是目标一致、相互交融、三位一体的关系。

       在共同的教学目标引领下,评价任务镶嵌于教与学的过程中,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证据。

       唐老师最后总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多创造实际的生活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产生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来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最终将所学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这样我们就对学生素养培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几个看法》讲座

       肇庆市张育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四会市化学教研员张育斌老师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外看教学,毕竟学校的所有活动中,还是以教学活动为重中之重;二是课堂活动,课堂的活动又分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三是内容,要实施我们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课标与教材、教学设计与案例多种内容和途径来实现。

一、外看教学

       教学就是教师集中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的全过程,包括教师讲解,学生演练等。其中又分为班级授课和个体教学两部分。

       课堂教学的优点是可以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知道和帮助学生。但是,课堂集中的班级授课也有其局限性,如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学生可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分心等。

       个体教学是另外一种补充的教学方式,通常由教师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优点是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知道和帮助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局限性在于,教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准备,所以目前作为一种补充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活动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实质体现,老师的教是根据教材来的,学生的学也依靠教材。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丰富课堂活动的类型,常见的课堂类型有:1.讲授式教学:教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2.谈话式教学:师生通过相互交流谈话,解决疑问,达到学习的目的。3.研讨式教学:师生和学生围绕一定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思考讨论,通过相互学习和启迪智慧,加深理解。4.实践活动式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或活动开展,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5.竞赛式教学:通过考试或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6.自由学习式教学:学生自己通过书本、多媒体等途径进行学习。

       此外,课堂教学活动通常包含以下环节: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师生互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三、丰富内容

       为了让课堂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教师需要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下一些功夫,多参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积累各种素材。教师丰富内容素材的途径可以有课标与教材、素材方法与知识、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课例与教学反思、公开课与比赛课、命题研究与中考、课题与论文等。

合影留念

⭐️

撰稿:唐淑娟 张育斌

编辑:吴其波

审核:张育斌

四会市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汇源路8号之一
阅读 18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