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数学化过程,促进算理理解

叮当猫
编辑于2023-12-02
阅读 8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1日上午,江汉区小学青年教师工作坊第一组全体成员齐聚汉口辅仁小学(展览校区),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特级教师马青山出席活动并指导教研。汉口辅仁小学丁莎莎校长携低段数学老师参加本次活动。第一组指导老师,红领巾精武学校吕品老师也在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风采

翁文琴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9加几》。翁老师从口算练习复习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凑十”的便捷性。课堂上,翁老师积极评价,通过“想一想、摆一摆、数一数、写一写”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凑十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专家助提升

特级教师马青山对本节课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翁老师从进位加法的本质结构——十进位制切入,以“可以变为10加几”为全课的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思考、交流为主线,课堂教学简洁灵动,使学生主动而且生动,充分彰显了翁老师的教学智慧。

马老师建议,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真实感受“凑十”的过程,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将凑的过程数学化,同时感受将9加几变成10加几所体现的数学的转化思想。练习环节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9加几的规律,但是规律过多过杂,如和的奇偶性,学生反而不理解、记不住。因此应重点探究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时,和也会变化;进而观察另一个加数加几,和也跟着加几,渗透函数思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数学教研活动,青年坊第一组的老师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思考,践行课堂,不断前行!

阅读 8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