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本周靳蕊鑫和郭悦进行了七年级的历史讲课。讲的是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本课由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进行导入,之后讲了西汉后期由于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之后外戚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接着重点提到了“外戚”这个词语的含义,之后讲到王莽在位期间,倒行逆施,朝令夕改,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反而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之后爆发了农民起义(赤眉军,绿林军),推翻了新朝。刘秀建立东汉,史称光武帝。通过一段材料展示东汉建立之初的社会状况,之后引出光武帝实行的措施,产生“光武中兴”的局面。并让学生总结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原因、启示:以民为本。之后通过东汉中后期一系列皇帝出生和死亡时间引出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是导致东汉灭亡的原因之一。之后由于政局黑暗腐败,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发生了农民起义一黄巾起义。之后还讲到了,为了加强统治将地方刺史改为州牧,但在镇压起义军时给予他们兵权和部分行政权,这也导致了东汉后期的州牧割据,加速了东汉灭亡,而董卓,袁术,袁绍,曹操等势力就此崛起,割据一方,这也就到了后面的三国时期。最后进行小结和习题巩固。这节课后我们听取了指导老师的评价自己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在授课时声音有一些小,后面同学可能听不太清,还有就是板书的内容较少,时间的把控上还需加强。可能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更需要一些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要改进的,总体还是不错的。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希望我们多多锻炼,可以更好。 周五我们听取了高婷婷老师第十四课《沟通中外的丝绸之路》。整节课课堂氛围很好,同学们都积极回答问题,但仍有部分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我们还是要注意这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与自我管理。
八年级:这周八年级工作依旧如常,我们主要是听课工作。我们在周五听了八年级于溪老师的一节课带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这节课是八年级上册“正面战场的抗战”这一课,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当时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战争,战争讲解一直是我们十分头疼的问题,而于溪老师的这节课将战争之间的联系,原因,过程都很好的融汇在一起。于老师上课用先复习勾起学生的回忆,然后用中国补发勋章中有很多国民党同志来进入新课,通过地图呈现当时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的地理方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出,日军将想要穿插进中国内地徐州,通过徐州的铁路地图,顺势讲解第一个重点,徐州会战。而在下一个重点武汉会战中,以武汉到达中国每个地方不超过两个省这一点来解释日军想以武汉为一点扩散全中国的意图,也顺势得出了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最后一个重要节点被放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一个地方做了简略的处理,把重点放在了对中国抗日的消极影响上。本课的最后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于老师给出一个合作合作探究问题“评价正面战场”。这一问题让学生以前面所学内容回答,既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本节课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这一节课对我们在战争这一点的教学上的处理有很大帮助,也使我们更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班主任工作:本周的班主任工作和往常一样,看自习,批改作业,检查教室卫生,放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我们还是学习到了许多。上周小学与初中分别进行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大家的考试成绩良好,各科任老师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五年级同学进行了古诗词大赛考试,在批改试卷的过程当中发现,部分同学课外对古诗词的阅读还有待提高,除了课本学习的必要知识外,没有进行其他拓展学习。另外,一些同学对课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容易写错字别字。小学生容易产生矛盾,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本周学到的重要知识,了解事实,直击要害,沟通结局。
总结:这一周七年级教学当中郭悦和靳蕊鑫展示了七年级上册12课《东汉的兴衰》,他们都以有趣吸引人的方式进行了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到课堂中,整节课采取了丰富多彩又灵活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两位老师能够灵活处理课堂当中的教学事件。在班主任工作当中和以往一样,主要是监看自习、早读,带着他们进行做课间操,在班主任工作当中我们每一位实习老师都逐渐成长起来。在八年级教学当中,我们听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这一课,从中我们吸取了很多经验,比如学会把旧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与学生进行示范互动的方式去讲解难理解的战役,这些教学经验对我们以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