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11月26日上午,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语文组开展了课标研读及集体备课活动。
一年级组
活动一:研读课标
阅读学习讲述革命领袖和英雄们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之学习的愿望。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
活动二:集体备课
第七单元是课文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寻找明显的信息”。“明显的信息”指的是可以从课文的相关词句中直接获取的信息,一般不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获得。
主备人:莫丹
课题:《小小的船》
第一课时
该课时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开头以画画星星月亮,邀请小女孩做客引入,教师逐句指导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读得轻柔缓慢,配合手势展示月儿形状。提问“你觉得这小船还像什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闭眼感受,分享脑海之景。随后集中识字“月、儿”,讲解笔画、笔顺、占位,示范书写,认识偏旁门字框,其次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象读等等。最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晴朗夜空的美好,尝试背诵课文。
主备人:王玲
课题:《两件宝》
第一课时
用哪吒两件宝导入,认识生活中的宝物,揭示课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儿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围绕第一关会认字,第二关会读,第三关会背,第四关会写展开,抓住识字写字基础任务确保落实,聚焦双手大脑用途、“创造”抽象概念为理解难点。以多元教学法,从趣味情境、实例探讨破难点,助学生思维由具象升华为抽象,领会课文深层内涵,最后渗透课后练习,达到巩固和运用的目的。
二年级组
活动一:集体研读新课标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在第一学段中引导学生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务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
活动二:集体备课小结
本单元围绕“相处”,所编排的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让学生从中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送给对方祝福与问候,当他们因为一点小事情吵架后,又是用纸船和风筝来修补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互相原谅,又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课题:《纸船与风筝》
主备人:符青舒
课时:第一课时
符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讲解中以谜语导入,又介绍了“风筝”,结合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重点关注指导识字,先让学生回忆、汇报:没有拼音帮忙,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呢?之前积累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再组织学生认读生字,交流方法,如利用插图猜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结合动作猜字等,注重调动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法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识字认字的基础上进入课文的学习,主要围绕着“课文写了哪些事情呢?”这一问题,捋清课文脉络,再重点学习1~6自然段,感受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最后进行生字书写教学环节,出示“折、张、祝、扎、抓、吵、但”,提示学生观察生字结构,进行归类识字书写教学。符老师总体教学上能贴近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课题:《纸船与风筝》
主备人:许艳艳
课时:第二课时
在第二课时中,许老师的教学目标为:一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问题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许老师的内容主要分为“感受吵架的难受”和“体会和好的喜悦”两个部分,围绕这两个部分许老师计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相关语句了解原因,再说说小熊和松鼠怎么做的,最后在读中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各自的心情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思考交流:读完《纸船和风筝》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提示孩子们明白朋友之间应该懂得宽容和谅解的道理。课后许老师还让学生们回家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结合了生活实际,进一步让孩子们懂得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宽容待人的道理,充分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三年级组
活动一:集体研读新课标
研读课标时,备课组长李君花老师对第七单元进行探讨,本单元的主题为:我和自然,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和“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教学这个单元应注意结合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并主动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并能留心生活,记录生活和感受。
活动二:集体备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第一课时
主备人:沈容寺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野外与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然环境,并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画面。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重点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结合课后第三题写一写从这篇课文中读到了什么。
沈老师从本文以“读不完的大书”为题,既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来,又提示读者只要用心“读”就能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课文描写的事物较多,但层次清晰。
活动三:集体备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主备人:谢少云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非常鲜活,妙趣横生,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重点一是借助第二题的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二是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结合课后“小练笔”围绕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谢老师备课时,让生在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语言的感受,可借助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体会声音的美妙,如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微风拂过”的温柔与“狂风吹起”的雄壮,可以通过男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两种风的不同特点。
四年级
活动一:集体研读新课标
研读课标时,备课组长曾祥宣老师和专家指导团成员李洪溢老老对第七单元进行探讨讲解,本单元的主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写书信”。教学这个单元应注意结合课后题从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领略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并能根据性格特点“讲爱国人物故事”。
活动二:集体备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备人:曾祥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曾老师从引导学生梳理三件事的主要内容出发,理清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从伟人身上学习如何立志,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集体备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课题:《梅兰芳蓄须》
主备人:王海婷
《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他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戏。本文通过多个具体事例表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
王老师备课时,让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开始,根据学生的认知,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自主筛选重要重要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件的内在关系,用适合的词语连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五年级
活动一:集体研读新课标
五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在备课组长吴多芬老师的带领下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目标与内容、设计思路三个部分进行了研讨。研讨结论表明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根据任务群特点和语文要素,再创设学习任务,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品味,激活学生的创意表达,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过程评价,注重教学评一致,通过评价提升,让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活动二:集体备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课题:《鸟的天堂》
主备人:吴梦楠
《鸟的天堂》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情景,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下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
本文在表达上有“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特点。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所以本课的训练重点是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出“鸟的天堂”动静之美。同时落实了课后题中“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的要求。
吴老师通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本课的设计思路。各位老师也都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大家各抒己见,在肯定主备教师课堂设计中闪光点的同时,也及时指出课堂设计时其他的小巧思,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集体备课过程中,主备教师认真记录,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策划 : 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语文组
编辑 : 陈丽莹
审核 : 陈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