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无小事 社区调解暖人心

幸福社区
创建于2023-12-01
阅读 2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质效,幸福社区针对管辖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多,结构复杂的现状,优化服务举措,从全面排查、责任压实、问题解决、普法宣传、回访跟踪五个环节发力,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周一议事日”和“张晓丽调解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今年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4件,辖区实现“0”群体性上访、“0”民转刑案件,推动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发展。

服务居民“零距离”,人民调解“聊得来”。

  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张晓丽调解室”张晓丽总是用心用情协调解决,辖区一对夫妻因为生活琐事经常吵架,近年来一直磕磕绊绊,矛盾不断,轻则在家里吵闹砸东西,重则夫妻冷战,几个月不说话,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妻子直接离家出走。张晓丽了解情况后,发现夫妻俩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矛盾越积越多,最终彻底爆发。她先后找夫妻双方谈心,告诉他们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及时沟通。在她耐心细致的开导下,妻子李某终于将多年的委屈和不满发泄了出来,在双方冷静之后,她将俩人约到一起,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谈家庭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耐心劝导,开导他们婚姻关系要靠夫妻双方共同维护,生活当中发生口角、产生矛盾在所难免,但遇到事情时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体谅。通过调解,夫妻俩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丈夫张某承认自己有时行为比较冒失,并向妻子李某诚恳道歉,表示以后遇事都要积极为对方考虑、多沟通,妻子也表示原谅丈夫。

网格关爱“有温度”,关键时刻“信得过”。

  针对辖区居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张晓丽以网格员的身份经常奔波在居民楼栋,每一次,她都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协调督办,做到群众来有迎声、问有回声、走有送声,直到信访矛盾化解。辖区老党员郑阿姨,今年82岁,老伴去世多年,儿子长期在外跑运输,一出去就是几个月,郑阿姨一人在家,女儿偶尔看望一下,最近张晓丽和他儿子的电话沟通中得知老人病了,针对这种情况,张晓丽让他安心在外务工,老人她来想办法。随后张晓丽就和社区工作人员去看望了老人,发现老人是因为思子心切、心情烦闷导致生病,她几次探望,陪老人读报、聊天、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老人的情况有所好转,她高兴地拉住张晓丽的手说:“谢谢你过来看我,平常孩子不在,也没人陪我说话,你看你一来我这一下子就热闹了”。就这样,在她的亲情温暖下,原本不善言辞的老人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邻里纠纷“无小事”,解决问题“靠得住”。

  群众事无小事,幸福社区不但发挥张晓丽在婚姻家庭纠纷化解中的优势,也在邻里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积极作用。幸福社区辖区居民王某向网格员反映,他家楼上邻居梅某在装修房子过程中在地面洒水导致自家屋顶浸泡,王某上门要求赔偿800元,梅某认为只是渗了一点水,王某的屋顶也浸泡的面积很小自己只愿意赔偿300元。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争执,请求社区出面调解。

      社区接到居民请求后,第一时间到王某家中和梅某家装修现场进行实地查看。社区工作人员在双方各自诉求的基础上,本着“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作用,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劝说梅某同意赔偿400元,但王某不接受梅某的赔偿,双方各执己见,都不肯让步。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请双方当事人到“张晓丽调解室”进行调解,张晓丽采用“背对背”+“面对面”的调解方法,多次分别与王某和梅某交谈,劝说双方换位思考,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包容,慢慢地拉近了双方距离。接着又从情理、法理两个不同角度给双方做思想工作,既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又从法律角度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

       双方同意各退一步,梅某再加200元赔偿,王某少200元,最终梅某按600元赔偿了王某的损失,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

  下一步,幸福社区将持续秉承联系群众、关心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的原则,及时受理,即诉即办。继续加强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建设,提高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和调解成功率,推动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共创美好和谐社区积极努力。

阅读 2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