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今天是来广西防城港的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醒来,听到外面传来阵阵隆隆声,心里估摸,莫不是涨潮?因为这里叫御景湾,顾名思义,这里是一个海湾。面积虽不辽阔,却连通南海。每天潮涨潮落,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这里7点8分才天亮,想出去看看,天还太黑。于是,只好回床上躺下。
再次醒来,已是早上7点零1分,匆匆穿衣下楼,只几分钟就来到海边。然而,大潮已经退去,大海又归于平静。心里不免有点遗憾。问身边的人:“几点退潮的?”身边人说:“7点。毎天4、5点就开始涨潮,7点就退潮了。”
御景湾的早晨,海边已经有不少人。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跳舞,有的在锻炼。今天天气有点阴,海风很大,空气中充斥着海水的味道。海边虽没有沙滩,却有椰子树在风中摇曳。俨然是一幅椰风海韵的景象。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我们是第二次来到防城港。上一次是在今年春节期间,那次是来旅游的。这次不同,这次打算住一段时间。儿子在十月末就为我们租好了房子,只要願意,我们可在这里住上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这几年,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哪里舒适就在哪里生活。天气变冷了就到岭南,天气暖和了再回到东北。犹如候鸟一般,飞来飞去。退休以前,离家几天就惦记着家里,急着赶紧回去。现在却完全没有了这种想法,住在哪里都心安理得,全然没有客居他乡之感。
想起曾经读过苏轼的一首诗:《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王定国是苏轼的好友,寓娘是其待妾。寓娘能歌善舞,花容月貌。本是大家闺秀,却因家道中落,沦为歌伎。王定国因苏轼而受牵连,一度被贬岭南(在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归来后,苏轼为其设宴接风。席间苏轼问寓娘:“试问岭南应不好?”寓娘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寓娘的回答让苏轼深为敬佩。因为在宋代,岭南还是蛮荒之地,生活极其艰苦。可寓娘却没有半句诉苦和怨言。通情达理,深明大义。轻轻松松说了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让苏轼十分意外。有感于此,苏轼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
古人所谓的“乡”,有“家”的意思在里面。家在乡里,乡里有家,家乡一体。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可以理解为《回家偶书》,作者表达的正是回家进村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么,何以为“家”?有人说:“家”是心灵的港湾。我深以为然。小时候“家”是妈妈在的地方;成家后“家”是配偶在的地方;退休后“家”就是随着伴侣游走在天下的任何一个喜欢而舒适的地方。说到底,“家”的本质是人,是情。是心之所系,情之所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心灵的港湾”。
如果说古人所谓“吾心安处是吾乡”多少都有点出于无奈。而今,对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来说,已经不再固守田园,终老家乡。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的地方居住生活。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而和平的环境里;生活在一个高速公路、高铁四通八达、航空业普及大众的时代;退休金能让我们衣食无忧且年年都在增长。有了这些条件为基础,才让我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要有了更多的选择。
老年朋友们,这一切来之不易。中国发展到今天,是无数人为此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換来的。当然,这些人中也包括我们。现在,我们退休了,为了守护这一切,无数人正在为此负重前行!衷心祝福我们的下一代青出于蓝,把可爱祖国建设的富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