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

卫辉市后河镇史庄完小
阅读 15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掬一捧冬色,怀一腔热忱

      以教研为媒,以成长为介

      研教学之径,探教育之美

  常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凝聚教师合力,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12月5日上午,后河中心校在史庄完全小学开展了以“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心校刘玉峰校长、翟景友校长、史庄完小李春喜校长及后河中心校四到六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后河镇中心校高年级语文组长段双华老师主持,以史庄完小李冉老师讲授的六年级《月光曲》为课例展开研讨。《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无论是乐曲、语言还是情感,都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李老师在教学中深刻领会作者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老师采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月光曲》的意境,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感悟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也完成了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艺术魅力”。

  接下来各年级小组针对《月光曲》开展了研讨活动,在交流中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都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讨论的氛围中,针对备课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研讨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悉心发现问题,耐心解决问题!史庄完小李校长对这节课也做了点评和建议。并对备课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电教教参和课件做了指导,有效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接下来,由史庄完小勾兆英老师做了《新课标跟进式培训》学习汇报,勾老师分享了她12月3日参加新课标跟进式培训的学习心得。

  勾老师的汇报使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在课堂上,孩子们始终都是课堂的主体,若是把一个课堂比喻成一只学海里行进的小舟,那划桨的始终都是孩子们,老师是那指引方向的人。二是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翟校长对本次教研做了总结发言,翟校长首先强调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并对以后的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做了指导。他指出教研的过程既是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合作、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磨出来的是课,研出来的是友谊,炼出来的是能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教”海探航路漫漫,“研”你千遍不厌倦。经过千淘万滤的辛苦,才有收获真金的喜悦。就在这一次的教研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活动最后,后河镇中心学校刘校长对中心校今后的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他提出老师们要提高对新课标的认识,我们要以课堂为中心,以日常教学改进为抓手,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切实提高校本研修能力。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完善自己,深入反思,结合教育实际,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学科素养,真正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这次教研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研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研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研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明确:明晰课标要求,理清教材脉络,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教育目标。

 让我们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化作本次研修学习的动力

      让我们用信念与汗水

     谱写教育发展的精彩华章

                     编辑:段双华

                     一审:李春喜

                     二审:翟景友

                     三审:刘玉峰

阅读 15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