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凹村里那些事儿

文/原管良    图/元苗庆

忙中偷闲
创建于2023-11-30
阅读 33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村情概况

       卫家凹村现由五个自然庄聚集连片而成(苗家、高头、程家、沟南、沟北),因卫氏家族最早居于此而得名。据村成汤庙石碑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尚还有卫氏族人在此居住,后则陆续迁出,迁出原因及迁入地均不祥。后有苗氏家族居此,成为大族,改称为苗家庄,但卫家凹村名延续至今。

      民国 19年(1930),卫家凹、延庄、留昌三村自立为同义村,村长由各村轮次担任,何村任职在何村办公。1942年至 1945年仍为同义村,属阳南县抗日政府第一区。1945年属第三区。1947年卫家凹村属留昌乡,乡政府驻卫家凹村。1949年至 1952年留昌乡改属第一区。1954 年至 1955 年留昌乡划归坪头基点。1956 年至 1957年成立裕华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应朝人民公社。1959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归属尹庄人民公社。1984年为卫家凹村民委员会。2001年随尹庄乡并入城关镇,改名凤城镇。2020年延庄村和卫家凹村合并,统称为隆岭村,村委会驻卫家凹村。

村民看戏

       卫家凹村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处濩泽河南岸的一个山坳里。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长约1.2千米,海拔高676米。东至留昌村,南至尹庄村,西与毕头、匠礼、王坪村接壤,北与延庄相连,总面积约2.17平方千米。1978年有居民362户1034口人。现有农业人口326户767口人;有耕地资源1830亩,实用耕地面积1746.14亩。辖7个自然庄、9个村民组。

       后南沟 原先居住着邢姓家族 8户30多口人,改革开放后陆续迁至沟南庄和程家庄。1988年后无人居住。

       石井沟 又名“乐甲”,原先有8 户 30 多口人,改革开放后陆续迁至秋树甲,现无人居住。

       沟北庄 位于村东北,和沟南庄隔沟相望,位于沟的北部,故名沟北庄,有居民 59 户 149 口人,主要姓氏为原、张、茹、延。

沟北前沟院大门

沟北前沟院大门匾额“崇德广业”

       沟南庄 位于村东南,和沟北庄隔沟相望,位于沟的南部,故名沟南庄。距村委会300米,有居民33户78口人,主要姓氏为原、邢、杨、元。

沟南西花园大门

沟南西花园大门匾额“山环水绕”

      高头庄 位于村西北,距村委会150米,因地势高故名。有居民34户78口人,主要姓氏为元、苗等。

高头庄秋晒

高头庄圈底

高头庄窑顶上院

高头庄石磨

       苗家庄 位于村西南,始为卫家住地,现有卫家院遗址。后苗氏家族兴,称苗家。有居民48户118口人,为苗、卢等姓。

苗甲庄

       程家庄 位于村南,始居者姓程故名,2017年更名为西程家庄。有居民 42户100口人,主要姓氏为程、邢、李等。

      秋树甲 位于村西南 1000 米,因村中长有一棵大秋树而得名。有居民 40 户89口人,主要姓氏为杨、王、乐等。

      高高头 位于村南部1500米,与河北镇匠礼村接壤,原先叫北庄,后更名为高高头,有居民70户155口人,主要姓氏为杨、卢等。

        二、姓氏源流 

      杨 嘉庆十三年(1808)庙碑中有记录,由匠礼村迁入,在册人口153人。

      原 据《原氏家谱》记载于清雍正六年(1728)由河北镇下交村迁入,传至 12代,在册人口120人。

      元 据《元氏家谱》记载于清早期由河北镇元岭村迁入,至今十三世,在册人口45人。

     乐 嘉庆十三年(1808)的庙碑中有记录,由河北镇匠礼村迁入,在册人口30人。

      邢 咸丰元年(1851年)庙碑中有记录,由洪洞大槐树迁入,在册人口32人。

      程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庙碑中有记录,在册人口78人。

      苗 乾隆四十八(1783年)庙碑中有记录,现在册人口72人。

      王 不详,在册人口44人。

      卢 嘉庆十三年(1808)庙碑中有记录,在册人口20人。

      茹 由茹家庄迁入,迁入时间不详,在册人口17人。

      张 嘉庆十三年(1808)庙碑中记录,在册人口26人。

      李 咸丰元年(1851)庙碑中记录,在册人口8人。

      延 从延庄迁入,在册人口7人。

       三、古建景观

       成汤庙 位于卫家凹村中,坐北朝南,一进式上下两院,南北长 29.41米,东西宽 17.18 米,占地面积 505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刻记载,清代四次重修,现存古建为清代建筑。其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建有山门(上为倒座舞台)、正殿(已毁),两侧有妆楼、看楼、配殿、耳殿。山门居庙院正南,外建披檐门廊,门额书“帝德无疆”四字。正殿面宽三间,现已塌毁。现存嘉庆十三年石碑一通,乾隆四十年、四十八年,咸丰元年,光绪二十二年墙碑四方。其中,乾隆四十八年所立” 公议社规记”石碑对一年各时唱戏、祭祀及处罚事宜作了详细的规定。石碑原文如下:

      公议社规记开于后

      至二十八年两庄分开社事三十六年公仪祀祠造薄年深悔坏勒石三七月高煤牛王唱戏使用开列于后

       和日唱戏麦二市斗酒十斤三七月并正月十五日七月二十四日祭素供六月二十二九月十三老社祭神夏祭羊一凖麦五升羊汤不排四月初三初五初八刀头素供三七月唱戏大社管饭三月照人口收钱七月牲口收钱老小社首社内吃饭公议社中之事老小首事商议社中有人多言者罚钱三百老小首事恐有私瞒罚钱四百三七月夏祭戏完即日庙内收钱过午不送罚钱五十文老社三年坛社接替交偹失物以并罚钱入社公用合社公议仝立勒石无不朽

     

                                           原润公

               粧塑神像每一分钱三百老社   卫西山

                                           程富公

                                           苗平川

       勒石共使钱三百文+玉工   张宝山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 仲冬 吉日 立

                         本社 程 元 题

“公议社规”碑记(乾隆四十八年)

成汤庙大门

成汤庙花樑

成汤庙堂殿柱础

成汤庙上院西殿

成汤庙戏台

成汤庙戏台柱础

成汤庙重修西廊表岩砌路碑记(嘉庆十三年)

      古槐 位于苗家庄,树干周长 300 多厘米,树高约12米,树龄 1200多年,2020年 10 月被列为阳城县古树名木一级保护

1200年古槐树

      野茶树 在卫家凹村沟南,树龄 100 多年,树干周长190厘米,树高约8米。其根部又萌生出三株小树,高约 3 米。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常绿乔木,生长于北方实属罕见。2020年 10月被列为阳城县古树名木三级保护。

茶树

       四、物产与生计

      红卫水渠 红卫水渠修建于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当时的尹庄公社为解决境内从土涧村到留昌村一带,包括卫家凹村在内社员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引自距卫家凹 20 里外的驾岭乡封头村“师婆泉”。由尹庄公社组织水渠所经过的卫家凹、延庄、留昌、湾村、土涧、王坪六个生产大队二百多名民兵,在极简陋的条件下,披星戴月,历尽万千辛苦,用四年多的时间建成,1970 年冬,长 8000 米的主干渠实现通水。水渠在卫家凹穿村而过。初定名为“胜天渠”,因适逢文革时期,在庆祝通水典礼的大会上,更名为“红卫水渠”。1976 年12月县里又组织大会战,对红卫水渠进行了全线改造,并下延至白桑乡。穿越大小隧洞25个,桥涵82座,全长17.5公里。渠宽1米,深1米,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于1977年7月1日竣工通水。

红卫水渠

红卫水渠涵洞匾额

      人力机械轧花机 村沟北庄原树桢和沟南庄原树政 1942年合资购买了一台人力机械轧花机,合伙经营轧棉花业务。1954年由村裕华初级合作社收购,1958年改用畜力代替人力,1963年又改制为水轮机驱动轧花机。

      弹花匠 后南沟庄早年的邢福田是弹棉花的一把好手,在周边十里八村很有影响。每年冬天走村串户给农民弹棉花。

      镟锭杆 苗家庄的苗九林早年以镟锭杆谋生

璇锭

      手摇纺线车与手工织布机 手摇纺线车和手工织布机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沟北庄的原龙裕是制作手工织布机用梭子的行家。

      染布 解放前苗家庄的苗小臭在村南头自己家中开设有染房,解放后染房收归集体所有,从合作化开始,就是集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手工缫丝 解放前沟北庄的原家顺和沟南的原树礼家里都有手工缫丝作坊,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

      钉马掌 程家庄的多户人家都从事钉马掌的行当。他们以两个人为搭挡走乡转 村,远到晋城的周村、大阳、泽 州,沁水的加丰、郑庄、端氏一 带。程同兴和高头庄的元龙庆从业时间最长。解放初期钉马掌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个来源。

       补锅匠 俗名小炉匠,本村沟北庄的原兰成早年就是担着化铁炉、风箱走乡串户的补锅匠。

      马帮 20 世纪初一直到五十年代,卫家凹村有八九户养骡马搞长途运输的,沟北的原三元、原树掌、原兰清,苗家的苗叶盛、苗小混,程家庄的程希和,秋树甲的王捆住、拴金等。脚程东至潞安府,南至洛阳,西到运城,侯马,北到浮山等。

织布机

印花布

       五、文化教育

      说书艺人 高高头庄的杨德锁是一个著名的说书艺人。他出生于1946年,三岁时因病致残双目失明。十三岁投师学艺,跟着师傅经过五年的努力学习后,独自闯荡。演出时一个人自打自弹鼓乐,清新动听,百听不厌。自行设计的鼓书唱腔更是百般变化,不仅说唱传统鼓书《封神榜》《包公案》《三国》《水浒》等,还有宣传革命烈士的《江姐》和《红灯记》《林海雪原》等。他双目失明,没上过学,所有书都是请人给他念几遍,他就能熟记下来。由于生活艰难,早逝,年仅45岁。

      擂鼓戏 卫家凹各个自然庄都有自己的一台擂鼓戏班子,逢年过节都会在一起比赛一番。高头庄的擂鼓戏班更岀名。排演的传统戏目有《打金枝》、《乾坤袋》、《杀四门》、《抢丹》、《徐公案》、《彩仙桥》、《天波楼》等。早年的元氏乐队艺人鼓板有元修德、元顺田、元引长等人,吹唢呐的有元小丁等人,拉板胡的有元兴田、元家财等人,打锣的有元宝合、元雷全等人,擂鼓戏演唱者有元宝贵、元唯利等人。有的人能拉能唱。1956 年,由元顺田带队的元氏宣传队,在全县文艺宣传汇演中获得全县第三名。1954年解放初期,在卫家凹当小学教师的王文元,特别爱好文艺,经常自编自导一些小剧目,供擂鼓戏班演出,颇受村民喜欢。代表作有《忠信老汉访军营》《获泽河畔》《夺印》等。以留昌村石太的真人真事编写的《石太当兵》,颇受村民喜欢。1965年由原家富编写的《春耕风波》和《一袋公粮》参加全县汇演得了一等奖。

元忠义的手抄剧本

元忠义的手抄剧本

       文化娱乐  旧时主要是擂鼓戏、鼓书和元霄节焰火、打铁花等。

       家谱 《元氏家谱》由高头庄元苗庆主编。该谱内设源流、字辈、世系图表、人物、家风、家训、族产、庄境变迁、文物碑记、碑文契约、要事记、续用世系表等。平装本,约15万字。2013年初修,2015年 6月完稿,首次印刷 100册。《原氏家谱》由沟北庄原管良主编。该家谱收录了沟北、沟南原氏家族 146 户 564 口人,设世系五服图、家族字辈、家风、家训、碑文契约、风土民俗、人物传记等。该谱为木浆纸精装本,16 开本,约 30 万字,2016 年初修,2018 年 3 月完稿,首次印刷300册。

元氏家谱

原氏家谱

原氏家族祭祖

       学校教育 1945 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四年制小学,校址在本村成汤庙。1969设立六年制完全小学。1971年在成汤庙东修建了 16间教室,设立了卫家凹七年制初级中学,并为延庄、留昌、土涧、王坪中心校。1977年附设高中班,改称为九年制学校。高中班在校学生 33名。1979年高中班并归尹庄中学。1980年卫家凹初中班并归尹庄中学。1996年小学校迁至村委大院。2005年小学校并归尹庄学校,只保留了幼儿教育。

       职业教育 1971年在成汤庙西边一处旧院落,设立了一届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简称农中),针对农村30岁至40岁男劳动力开办的一所学校,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等专业课程。

       六、人物春秋

       武秀才原泰和

       据传,清嘉庆年间,卫家凹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武秀才,名叫原泰和,参加武举会试、殿试时,在跑马射箭中,由于用力过猛,不慎拉脱了臂臼。求取功名失败后,他只好无助的返回了家乡。回乡后,他弃武从耕,由于他家道殷实,积极参与了家乡成汤庙的修复,还主持修建了一座面积大约有300多平方米的菩萨庙(现不存),为家乡人祈福,做了不少好事。(摘自《原氏家谱》)

原泰和练武的石墩

       中共秘密交通员原树艺

      原树艺(1907—1953),又名原花,沟南庄人,青年时就带着 16 岁的五弟原树智、13 岁的六弟原树信走乡串户钉马掌。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阳城早期地下共产党员崔松林。1938 年在武乡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着两个弟弟,辗转武乡、长子晋东南一带,以钉马掌为掩护深入敌后侦查敌情、传递情报。1939 年“十二月事变”中,原树艺在台头不幸被捕。1940 年 4 月出狱后,组织上又派他担任中共晋豫地委的地下交通员,奔波在阳城及河北涉县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在运城、临汾、潼关等地以贸易公司负责人为掩护,为解放军筹集粮款、搜集情报。1951 年分配到临汾市担任市财政局局长。

       苗士英二三事

      苗士英是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党员,抗战时因涉水渡河送情报留下终身腿疾。新中国成立后,苗士英曾多年担任阳城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等职,因工作优秀,入传《阳城县志》(1994年版,刘伯伦主编)。

       带碗买 1953年城内饭店实行公私合营,刚开业时饭菜可口,价钱不贵,食客众多,门庭若市。时间一长,不知何故,吃饭的人日渐稀少,销量每况日下。一日,苗士英下乡路过集贸市场,听到摊主和群众对合作饭店议论纷纷,于是直奔饭店要买一碗面条。面盛上来后,苗士英说要带碗一块买走,这下为难了老师傳,哪有吃饭买碗的呢?几经商量,最终苗士英加五分钱买走了那碗饭。苗士英出门后,店中食客好奇议论,有的说“这一定是个大孝子,端回家孝敬父母的”。还有的说“一定是有急事,顾不上回家取碗”。当天这碗面送到了饭店经理的办公桌上,经理问下边的人是怎么回事,看门大爷告诉他说“是一个腿有点不好使的人送来的”。经理一愣,看了看桌上的面,脸神情严肃起来。当天,饭店连夜召开全员会议。第二天,人们惊喜地发现饭店比以前更干净了,量也多了,而且增加了饭菜花样。很快,吃饭的人又像以前一样,门庭若市了。

       放火鞭 1958 年县委决定在董封修建水库,苗士英担任总指挥。受任之初,他立刻让人在库区搭建简易房,把指挥部搬到施工现场,他把自己的铺盖和民工的铺盖放在一起,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夜深人静时,还要和各工程单位核实工程进度,研究第二天的具体任务。时间一长,便累得爬不起来。有一次,炊事员实在心疼不过,专门为他做了一碗面片汤。那个年代,能吃一碗面片汤真不容易。正当炊事员高兴的时候,却见苗士英端着面片汤走了过来,含笑把这碗面片汤倒在了民工的大锅饭中。炊事员见了暗自叹气,心疼得一个劲儿摇头。腊月天,天寒地冻,大坝合龙进入关键时期,苗士英已是一个多月未脱衣睡觉了。县长带队来水库慰问,夜间围着火炉商讨工作,见苗士英说话时不停地摇蹭身子,便伸手为他挠背,不经意间却抓出了几只虱子。县长见苗士英痒得难受,就让他把衣服脱下来,朝着火炉一抖,无数虱子纷纷掉落火中,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样。老哥俩会心一笑,继续工作。后来他们还为此取了个名字,叫“放火鞭”。

       白菜萝卜汤 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苗士英经常下乡驻村吃派饭,有时一住就是十几天。那时候粮食短缺,农民餐餐只有白菜、红白萝卜糊弄肚皮,干部来了既想接待好,又舍不得攒作过年的粮食。一次,派饭到村东李家,这家打发孩子去问村支书“县里的干部喜欢吃什么”,村支书把这件事告诉了苗士英,苗士英不假思索对村支书说“就吃白菜萝卜汤吧”。这样,下家问上家,上家传下家,大家都知道苗士英爱吃白菜萝卜汤。苗士英在这个村住了五天,和群众一起喝了五天的白菜萝卜汤。到了下个村时,这白菜萝卜汤又变成了酸菜南瓜汤。(苗群生供稿)

打玉米

大锅饭.

乒乓球

秋收

削柿饼

       七、参军参战

       烈士名录

      原树智(1922—1948),受其兄长影响,1938年, 16岁时就参加了牺盟会阳城分会儿童队。后加入牺盟会决死纵队,任团指导员,牺牲于沁县。

       杨柏林(1924—1948),1946年参加革命,在太原战役中牺牲。

       杨丙丁(1923—1946),1944年参加革命,在晋南磨盘山战斗中牺牲。

       杨启轩(1922—1947),1946年参加革命,在战斗中牺牲。

      程德华,抗美援朝志愿军,解放军某部班长,1948年失联。

       参战人员

       元宽广(1923—2010),1945 年 8 月 1 日参军,同年入党。先后参加过运城、临汾、太原解放战役和解放西南、西北战斗。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4年12月转业到地方工作,1958年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原青山(1932—1978),1951年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转业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苗三呆(1927—1992),1947年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转业回乡。

       苗小安(1932—2003),1951年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转业回乡。

                        (撰稿人:原管良)

元宽广同志

杨柏林烈士墓碑

杨丙丁烈士墓碑

杨启轩烈士墓碑

卫家凹村砖厂

          撰稿:原管良      摄影:元苗庆

                          2023年11月30日制作

阅读 33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