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互学,携手共进——六二学习方法交流会

方圆
编辑于2023-11-30
阅读 24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11月30日下午,六年二班学生召开了有声有色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或许会给自己提供最好的借鉴。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让自己更优、更强。

  在交流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在学科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课上与课下的劳逸结合、错题本的制定与使用、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如何放松压力等问题中各抒己见。

  主讲人: 陈嘉怡

  第一,专注一心。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才不会落下哪一科的哪一课;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想别的,才能效率高。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每科学习的时间要平均,按时完成作业。

       第三,左右脑轮换。语文数学交叉学习,让你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使用和休息。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不依赖手机。讲到手机,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说:“我没有手机和账号!”除去玩手机的时间,你自然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补缺补漏。

  主讲人:黄子轩

  一、时间的安排与利用。这里所指的时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统一安排时间;二是合理利用时间。

        二、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首先,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次,是我对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语文,多读课外书。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

  主讲人:李抒儒

  一、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二、是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三、可以适当上一些辅导班,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利用周末适当补一补,再提升一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四、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

主讲人:严宇航

  如何学好数学的呢?那是因为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数学老师在上新课的时候,告诉了我们一个新的概意,公式,我都会在心里思考一个特殊的方式尝试着去推出翻它。

        祖冲之大家都知道吧?他正是觉得,老师说的3倍,不那么准确,便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这个概念,并在无数次的计算与验算得出圆周率的后七位。

    在生活中,质疑课本里的公式、概念,这不也仅可以让你对公这个公式、概念更熟悉还可以让你对这个公式,概念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理解其中这个公式由来的原因,并自己证实这个公式是对的,如还不理解的话,就继续在不停的计算当中,了解其中的原因。

主讲人:戴妙涵

  我认为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我相信在座的同学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既然智商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掌握许多知识,考得很好,而有一些同学却不能做到呢?也许答案有很多,但归根究底还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只要学习态度变好了,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考出更好的成绩。

       其次,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有了浓厚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之后,其作用必定是巨大的。并且,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如果没有一个计划,学习就会懈怠。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然后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并且在每一次考过后,根据自己成绩的变化加以适当的调整。

主讲人:阮雨桐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主讲人:何思洁

         语文这个学科,就是需要多阅读。每天课后延时的时候,尽量把作业在学校做完,回家的时候就可以阅读课外书。像古诗词这一类的必考知识,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可以选择在早上的时候早一点起床早读,这个时候记得会比较牢。读书的时候可以捂住耳朵,大声的朗读。

       至于数学,数学里的公式就好比语文当中的古诗词,不仅要熟记于心,还有会运用。数学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不要不懂装懂。 俗话说得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主讲人:郑梓烨

  一是目标明确,制定计划。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要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有做模拟试卷的、有课外阅读的、有英语听读的……“今日事,今日毕”决不拖拉。这样一天天积累下来,在日常学习中我也积累了很多知识。

        二是整理归纳、举一反三。

       一开始,我总是力求每天做多少习题、读多少页书。但我慢慢发现,我给自己判卷时有很多错误,而且有的还是重复的错误。于是我每天都会在学习之余认真整理我的错题,写出错题原因,并学会给错题分类。哪类是马虎不细心出现的,哪些是我真的不懂,如果有我真的不懂的除弄懂之外,我还会找同类题型去练习。不能一知半解,要做到熟练掌握,能够举一反三。读课外书时,不仅仅是读,也要用心体会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哪些在以后自己的习作中可以借鉴,做到边看边思索。

       三是劳逸结合,学中有乐。

在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后,可以适当的放松,画一些画、出门散步放松、玩一些益智类玩具等等。

主讲人:庄欣瑜

  我觉得学习就是要有目的性的,时刻保持思考,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要学会提出问题,向知识发问,向自己发问,并去寻找答案。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学以致用,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或者是去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习要重视课前预习。预习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主讲人:黄静萱

  一、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讲是最好的方法。当老师跟你们讲课时,请认真。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认真做笔记,不要开小差,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同学们交流。

        二、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比如你有一道题不会,可以向别人虚心请教,也可以在手机上搜索来理解这道题。要是应付了事,不理解直接把答案抄下去,在考试中遇到了这种题目你就不会做了。

        有时间也可以适当的看一会儿课外书,可以增加知识,对世界的认知也更加的广阔。

  满满的“干货”让在座的同学受益匪浅,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更多的,是用笔记下这些宝贵的经验。

  在这次学习方法交流会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收获了老师分享给我们的方法,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这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上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在这个美好的春天,我们一定能开出最鲜艳的花朵!

阅读 24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