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深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真正落地。2023年11月30日,会昌县县城片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会昌小学成功举行。会昌县第八小学校长彭青,会昌小学副校长许清燕,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曾忠文,会昌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以及兄弟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代表共40余人参加本次现场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bfc10c145a749ef8f2d1bab6306057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e67ea5592d41e4981dfe7c3970c71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7e1fb60e86e446293dc098ba1dd09a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cac5c2cbbb74a6685175b7286ae16b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b959e75ce1047e2bface45418bb873c.png)
本次活动主题围绕"聚焦综合与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同课异构、自评互评、主题讲座、点评总结。
录播教室里,由许莉与刘燕两位老师先后对一年级综合与实践课《人民币的认识》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
人民币的认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虽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因此许莉老师的课堂以欢乐购物为主线,在小小售货员与众多小顾客的互动中认识、使用和换算人民币,在付钱找钱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刘燕老师主要以“活动”为主线, 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去商场买东西)→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一分(带孩子认识硬币、纸币,认识人民币单位) →换一换、算一算、买一买(1元=10角,1角=10分)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和谐,氛围宽松。最难能可贵的是刘老师还能适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不乱花钱,不撕钱”的提示,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思想品德教育。
阶梯教室的课堂同样精彩纷呈。沈圣娇与邱春兰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设计。从对教材的挖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都呈现出两位老师各自独特的风格。
沈老师以课前学习单为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做家务的流程。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素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去操作、去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课堂设计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不知不觉地在玩中学数学,体验数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邱老师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一句话。从造句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同的事也可以同时做,这两件事之间既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这其中的合理安排,真正体现本节课要学习的统筹方法。而后设计了沏茶待客、做午餐、生病喝药等活动,让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既要有序思考,也要同时做以节省时间,体现优化思想。
本次评课活动由会小余夏生主任主持,采用"盲盒式抽签评课"的方式,这种方式更考验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能让每个教师"卷入"教研活动,实现每个教师的"真"成长。
评课教师风采
听课老师的视角。他们分别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现场展示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课堂上的亮点与不足,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第三个环节,由会小许清燕副校长作"聚焦综合与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题报告。许校长从"为什么要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综合与实践学什么?如何进行综合与实践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由八小彭青校长作了点评与总结,彭校长就什么是同课异构,实现同课异构重要的途径--集体备课,结合自身的经验,介绍了相关的方法,使大家收获满满。
学无止境,教亦无涯。一次精心组织的教研活动,为所有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老师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实现教学优势互补,最终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