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三明十中语文实习生听评课教研活动

惊蛰
创建于2023-11-30
阅读 2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是展示教学成果的好时候。2023年10月10日,三明十中语文教师王金玲在五楼录播室进行公开课教学,本次教学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三明十中语文教研组长王光远老师组织全体语文老师以及13名语文实习老师到场听课评课。

王老师的教学自然而有条理,她从四个部分:故乡之变、闰土之变、杨二嫂之变、“我”之变四个方面入手带领同学深入学习课文。

在故乡之变部分,王金玲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在故乡景色有何不同?”,启发同学们从文中寻找关键字词概括故乡的变化,学生们积极发言,从景物、色彩方面进行对比,初步把握了全文悲凉的感情基调。

在闰土之变部分,王老师引领学生对比闰土的少年和中年时期,从外貌、动作语态、对作者态度和生活态度四方面分析,让学生思考中年闰土饱经沧桑、困苦不堪、谦恭含糊、迟钝麻木,寄希望于神佛的原因。王老师帮助学生从表面和深层两方面理解,鲁迅先生塑造闰土这一形象是为了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对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双重压迫,闰土的遭遇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的具体写照。

在杨二嫂之变部分,王老师使用配图吸引学生发现杨二嫂二十年前后差别明显的外貌,并从课文的语言描写如:“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还真是贵人眼高……”看出杨二嫂变得势利,尖酸刻薄。人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已经没有了二十年前的安分守己。二十年前的杨二嫂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自然人性中的缺点也不会肆意横行,二十年后的她过的不尽人意,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和小市民的势利贪婪。作者对杨二嫂的态度是可笑可气可恨可鄙又可怜,环境变化下,人性也发生变化。

在“我”之变部分,小时候是地主家的少爷天真好奇、无忧无虑,“我”长大后是知识分子,异地谋生,辗转奔波。王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里的“我”不等同于鲁迅,而是属于鲁迅塑造的众多新式知识分子形象中,比较贴近鲁迅的一个。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每况愈下,纯真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评课会上,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对王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其中实习老师李诗怡观察到,王老师的教态沉着稳重,语言表达不急不缓,课堂驾驭能力强,上课富有感染力,颇有成熟教师的风范。实习老师陈颖颖认为,王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新课标提到的情境教学,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实习老师张佳雯受益匪浅,她赞赏王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所有教师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互动氛围,充分彰显了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及我校优良的师风、教风和学风。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

阅读 2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