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迎来了教研活动的春天。2023年11月30日“高效课堂齐探讨 共学共研共提升”主题研讨活动在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顺利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渝中名师郭莉工作室主持人郭莉老师和她的工作室成员张识荣老师,仁义片区河包中心小学,观胜中心小学等教师代表和拓新玉屏小学全体数学教师。
这次活动我们观摩了由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顾余凡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顾老师以折扇中抽象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通过对比三个角具体的大小来引出度量的需要,再借助之前学过的度量工具顺势引出单位角1°的概念,整堂课逻辑紧凑,课堂生成自然。
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学生对量角及量角器提出的问题:“量角器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量角器上有两圈数字?”“量角器为什么要做成半圆的?”这三个问题组成了问题串,每个问题承载了不同的目标点。问题一“量角器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量角的单位是度,1°是如何规定的。课件将1° 角动态累加,通过估大小,以及在量角器上找角,帮助学生建立常见的30°角、45°角及60°角的大小观念,活动过程中紧扣量角的三个步骤,使学生初步感悟量角的方法。问题二“为什么量角器上有两圈数字”,通过让学生直接测量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感悟量角器上两圈数字的作用,突破量角难点。问题三“量角器为什么要做成半圆的”,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顾老师在通过测量不同方向的角,引领学生感悟量角的原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生成方面,我就做得不好,很少让孩子们提问题,总担心孩子们不会,总是大包大揽。听了今天这节课我的体会很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说得不好的地方,老师再加以补充。
第二堂课是由重庆市渝中名师郭莉工作室员张识荣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是学生第二次学习图形的面积,也是一次飞跃。从这节课开始,学生不再只会利用数格子图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而是提升为运用转化思想研究图形之间的联系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张老师让学生自主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完成学习单第一题。找出两种不同的做法,让孩子们动手验证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去总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合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在这节课上张老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 米”为引领,让学生自主选择验证的方法,;使学生主动运用转化思想去研究平行四 边形与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经历推导四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全过程,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原有经验、探究热情,上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使每一次的学习都更加有效、有意义。在交流剪拼法验证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转化说剪拼方法,还原转化来揭示剪拼后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基础。在交流思辨中,既让学生体会了转化的思想,又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
这节课中,张老师提问时一个女孩子说在上奥数班时就学会了。我和张老师的差距就在于我就不会再问她为什么了,我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观摩了两堂课例之后,我们聆听了重庆市中国教育学会小数专委会理事、重庆名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首批教学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重庆市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示范项目领衔专家,渝中名师郭莉工作室主持人郭莉老师的讲座《新课标 新课堂》,郭莉老师贯穿了在旧中体会新,在新中看到远的教学理念。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有的格局,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教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效解读教材,看书要看到底,看书要看透,不仅要看教材内容还要理解编者意图,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静态的情境还原为充满活力的生活片段,并产生数学问题。
在讲座上看到郭莉老师出示的课例,我深受触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简单的内容不简单的教学,需要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习,我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我认为我的教学功底还不够扎实,理论支撑还不够,在平时的空闲时间我会多看书,多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