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流离之人追逐幻影

“神的诸多属性中,我唯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落日
创建于2023-11-30
阅读 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芥 川 龙 之 介

(1892.3.1-1927.7.24)

谈起日本文学,芥川龙之介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他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不到二十年,作品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但这丝毫不妨碍他跻身于日本一线作家行列。日本当代最高级别的纯文学奖“芥川奖”,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的。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学史上被称为鬼才,是日本最具20世纪文学特色的作家。谷崎润一郎和川端康成是在现实中昭示了传统,芥川则是在传统中呈现了现实,他是最早也是最先感受到现代来临的人。

01:15

一、文学创作

早期作品    以历史小说为主,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可分为5类:


    1、取材于历史上的人和事,根据古代故事改编,如《罗生门》和《鼻子》,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地狱图》(1918)写一个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献出女儿和自己的生命,抨击专制暴君把人间变成了地狱。

2、取材于天主教近世传入日本后的传教活动,如《烟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众神的微笑》(1922)等。

3、取材于江户时代的社会现象,如《戏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内藏助》(均1917)等。在《戏作三昧》中,通过对主人公泷泽马琴内心活动的描写,阐述了作者超然于庸碌丑恶的世俗现实之上的人生哲学。

4、取材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如《手绢》(1916)、《舞会》(1920)等。《手绢》讽刺了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新渡户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

    5    、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有12篇小说,如:《仙人》、《女体》、《奇遇》、《酒虫》、《黄粱梦》、《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图》(均1920)等。许多取材自中国古代名著《聊斋志异》、《剪灯新话》,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重新解读与解构,映照、反映和阐释日本社会的人和事,赋予其现实意义。

  •     晚期作品    更多地反映了他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幻灭感。

1.怀疑主义

芥川是一位具有怀疑主义色彩的作家,作品中渗透着怀疑主义的态度。芥川的小说中表现出对宗教、死亡、人性的矛盾和分裂的态度恰恰体现了其怀疑主义思想倾向。    从早期的《罗生门》、《鼻子》到晚期的《河童》,始终贯穿着对人心的剖析,对生存的不安,对人生的苦恼,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悲情却又无力解脱也是致使他早早离世的原因。

2.    宗教题材

基督教是芥川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他用自己的笔塑造了好几位拥有完美基督教品格的虔诚信徒,但芥川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基督教徒,只是试图通过相信基督教来获得精神解脱,从中寻求在现实世界无法见到的完美人性,只是这种虚幻的向往本身就与芥川那敏锐观察和理性认知的现实主义格格不入,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无法从基督教得到救赎和解脱。

1927年7月的那天夜里下着雨,听着淅沥的雨声,枕边放着大正五年四月发行的《圣经》,龙之介服下了致死量的安眠药,踏上了死亡之旅。

3.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既是对现实的回应,也是人之本性的体现。在芥川的笔下,无论历史题材,还是现实话题,都不乏对利己主义的批评。他一生都在寻觅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残酷的现实、惨淡的人生,让他一次次地从失望到麻木,以至于无法直视人生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


4.    死亡意识

死亡与芥川的生活和创作甚至密不可分。死亡是无法逆转的悲剧,它威胁生命、定格记忆、凝固时间……母亲、姐姐、恩师、好友相继去世,使芥川对死亡既存在恐惧,又充满理解。但恰恰是死亡使短暂的人生归于永恒,激发和丰富了芥川对人生悲剧的独特认知,并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奥尼尔说:"人们往往把悲剧性与悲观主义混为一谈。对我来说,只有悲剧性才具有真正意义的美,而这美就是真理。悲剧使生活和希望具有意义。"芥川在悲凉的世界里关注着人的灵魂,追求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天国。

    

二、作品分析

       首先整篇小说都洋溢着抑郁沉重的气氛,感觉让人透不过气。明明是白天,乌鸦缺成群结队在罗生门门楼上啼叫盘旋,“夕阳染红”一词让血红色成了我脑海中故事的颜色基调,还有遍地的无主尸体,一切都是那么的死寂沉郁。

     《罗生门》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描写,经过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转述这些独白的叙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死亡使人性暴露在夏日的阳光下,人的可悲与渺小,人的伟大与真诚。并通过讲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灵魂,赋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罗生门》就是意在批判丑恶的利己主义。在利己主义影响的基础上,不管是违反道德还是损害别人利益,无论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达到自己愿望的踏脚石。但是,利己者在自己做坏事的同时为了自己的自尊,会把过错的责任都推到外部环境和别人身上。也就是找个理由看上去理所当然,也让自己心安理得。这篇文章就描述了由善变恶,并显示了在利己主义面前人们的价值观的脆弱。特别是在某种极端的场合,人性的丑恶会逐渐显露出来,所以为什么说你可以去挖掘人性,但千万不要去考验人性。因此,如果被利己主义侵蚀,那么当然会认为他人的利益只是满足利己者物质与精神的踏脚石。

芥川龙之介通过《罗生门》就是要向我们阐释:人性恶都存在于人的心中,人性恶是一种无时间性的普遍存在。人性取决于生存环境,价值观取决于社会背景,人们生存于残酷的社会当中,从而出现人性冲突的一面,人们会因无力改变现实从而扭曲自身意识,产生自私、暴力、丑陋的行为。所以,他不仅想要批判人性的丑恶,更想要控诉当时腐败黑暗的社会环境。

“我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即使在诗的面前,我也想努力做一个怀疑主义者。”——芥川龙之介

《橘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后期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19年。作品赞颂了普通人之间的温情。

在这篇小说中芥川放弃了已经成功经营历史小说的独树一帜的写作手法,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记录一段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从此走上人文主义小说创作的通路。

人类的痛苦难以解救——《橘子》

主人公“我”在火车上面见到了一个头发干枯,衣着邋遢的乡下小姑娘在乘车去当女佣的途中,拼命打开车窗,目的是把自己带着的仅有的几个金黄的橘子送给了特地前来送行的弟弟们。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摒弃以往的借助历史传奇故事和暗黑的写作语言风格,完全转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正面入手来刻画整个的故事全貌。作者观察细致,抓住旅途中一点小小的片段,用白描的手法,着力刻画了主人公“我”的厌世与百无聊赖与小姑娘虽然衣着邋遢却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了当时底层人民的质朴积极的纯真的思想品格给作者带来新的希望。

《橘子》这部作品使用第一人称,主要是使用对比手法,体现作者的后感情变化。通过简单恬淡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将她的质朴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一处对比是小姑娘想打开车窗,虽然很费力气,但她仍坚持去开车窗,或许她这种坚韧的性格正体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就要坚忍不拔的活着。最后打开车窗,抛出橘子的动作,真真正正的感动了“我”,她对弟弟们的那份爱心,使“我”不再厌烦。

第二处对比是作品开篇描绘了阴暗的天气,忧郁的心情,厌恶的情感,凄凉的世境,及难闻的气味,处处体现了一种寒气逼人的冷色调。可在作品的中心却描绘了小姑娘红红的脸蛋,三个弟弟红扑扑的脸蛋,五六个黄灿灿的橘子,此处体现了如太阳般温暖的暖色调。正是这温暖的色调掩盖了“我”内心的阴沉、忧郁、厌恶和凄凉。

正是这一冷一暖,一暗一明、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如此残酷的时代;仍有真情存在,仍有人性存在。只有最质朴,最真实的一面才是最温暖的一西。

    芥川龙之介经典语录


  • 不要忘记人生是要战斗到死。


  • 天才的悲剧在于被小而舒适的欲望所束缚。 


  • 自由和山巅上的空气相似,对弱者都是吃不消的。


  •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 我们最想炫耀的恰恰是我们没有的东西。

出品

汉语言文学2102班

焦亚瑾 高境霞

赵紫嫣 陈宇超

李    楠 张明霞

阅读 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