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学习和思考,主动地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其综合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
一、课前预习和准备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能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还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二、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上课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理清教师思路,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紧跟教师步伐,积极主动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要学会记笔记,重点记下老师讲易混易错点及补充的知识点。
三、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读题、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四、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及学习效果。
五、仔细检验改正的习惯。
培养学生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这也是新大纲明确了的教学要求。检验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广,思维也就越灵活。还要注意培养发现错误自觉改正的习惯,从现在就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率。
六、解题书写规范的习惯。
学生在考试答卷时,因解题书写不规范而被扣分者甚众,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解题时书写规范的习惯。要保持卷面整洁,卷面除了写明班级、姓名和学号以及填写答案内容外,任何空白处不乱写乱画;书写不一定要多漂亮,但要认真、工整、清晰。不用铅笔,尽量用标准笔。
总之,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持之以恒,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