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这节思维可视化图形运用研究课是一节读写课。作为阅读课的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在第一节阅读课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文章的结构,并学习话题语言,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李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研究课标,教参,并利用译林版相似的教材内容,结合思维可视化图形,精心设计了本节课。
上课:2023年11月22日早上第三节课,李歆欣老师在初二(7)班上思维可视化图形运用研究课(五),上课的内容是Module 7 Unit 2读写课。这也是文昌中学教学开放周暨高效课堂展示课。课题组全员参加,初次之外,本校和外校近20名教师聆听了本节课。 读写课阅读部分,李老师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读故事的主题-- 故事的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态等等,并用故事山直观地展示了故事的发展过程)--故事的人物(分析爱丽丝的性格特点)-- 故事的修饰词的作用(如连接词、形容词、副词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写作方法,且恰到好处水到渠成地将多种写作技能教授给了学生。出彩的设计不仅很多地帮学生理清了阅读内容,在读中感悟写作的方法,也让听课老师们耳目一新。
写作的授课过程,李老师先利用小作文巩固所学,重视对学生写作的分层指导,从简单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后再写6-8句话完成续写输出任务。
最后老师还通过评价表让学生自评和他评,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及时改正。
课堂在尽然有序的学习活动中落下了帷幕,留给学生们新的知识和听课老师们新鲜的授课灵感。
评课:文昌市实验高中的符慧老师认为读写课之前先让学生齐读课文,这种上法很扎实,也是很多老师在读写课上忽略的。通过读主题,读情节,读人物,读语言,为写奠定了基础。这四个读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在续写时设计的故事与原文紧密联系,一脉相承,人物性格的剖析助推情节的发展,使续写符合原著故事发展的特点。很多写作课只是聚焦passage structure和 link words, 而事实上学生写作的痛点在内容的输出和语言的表达。歆欣的课关注了形容词、副词、动词、while从句、too...to...句型、同义表达等等,解决了写作内容输出困难的问题,重点落在了语言和内容支架的搭建。续写前的小写作有分层任务设计,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写作任务作出了指导,学生的作文输出很amazing,丰富的想象力,细节的描写,形容词和副词的适当加入,使故事生动有趣。在续写环节,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创意的闸门打开,就写得很顺了,后面教师还呈现了原文续写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还起了名著导读的作用,一箭双雕。同时,她还提出了建议。她认为主题再突出一些就更完美了。在原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是最具影响力的荒诞小说之一,爱丽丝这个形象启蒙了很多孩子对于爱与勇气的认知。如果主题的挖掘再深入一点,让学生理解这种荒诞的写作风格是因为everything is possible in children’s mind,以及续写时对情节的编排扣住爱与勇气这样的主旋律,就更完美了。
课后研讨:本节课思维可视化图形的运用在于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借助思维地图的桥型图,师生一起分析了故事的开始,高潮和结尾。故事山模型不仅能帮助梳理故事脉络,还能呈现该故事情节所对应的话题语言,为学生续写打下语言基础。借助思维导图,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上节课分析的人物情节,并巧妙利用希沃的蒙层功能辅助教学,学生说什么老师就擦相应的部位,课堂互动强烈。因此,课题组认为思维可视化图形在本节课中运用得当,推进了课堂教学,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