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湘江之风,探地理之秘——析祁阳二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课《大气热力环流》

李志红
创建于2023-11-30
阅读 8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发扬祁阳市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祁阳二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构建骨干教师梯队,实现教师结构、学科结构以及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经请示祁阳教学研究室,定于2023年11月30开展祁阳市名师工作室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以展示青年教师的教研成果,交流课堂教学体会,推广新课程改革,表彰在教改教研中贡献突出的教师。

  祁阳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指导高一年级组青年教师邓欣参赛,课题为《大气热力环流》。

环节一: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实地考察湘江风向,发现白天风从湘江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湘江,提出问题为什么白天和夜晚湘江边风向会有如此变化?

环节二:相关知识铺垫。展示带去西藏的食品和瓶装发生膨胀,提问原因,讲解气压随海拔高低的变化和等压面的概念。

环节三:热力环流模拟实验。演示受热不均时环流状况,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希沃手机投屏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墨水的移动方向,绘制示意图思考其原因。

环节四:利用地理动图突破难点。结合动画示意图讲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导学案上的探究问题,总结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环节五:学以致用,提升练习。气压值变化后等压面的变化情况,学生在课件上描绘等压面,等压面向高处凸出为高压,向低处凸出为低压,通过习题加以练习巩固。

环节六:探究海(河、湖)陆风,以理析案,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回顾课前视频,展示风向截图,学生在导学案上分别画出白天、夜间陆地与河流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知识来解释为什么湘江河畔白天和夜晚的风向相反?

环节七:原理应用,探究浯溪湿地公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学生绘制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并分析市区温度高于郊区的原因。假如你是城市规划师: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特点,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和城市绿地应该分别布局在图中①、②、③三地中的哪一地?为城市通风廊道的打造给出自己的规划方案。

环节八:课堂总结,随堂练习,课后绘制山谷风的形成示意图并思考其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祁阳二中高一地理教师邓欣比赛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该课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实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热力环流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又能很好的突破难点。问题为导向,贯穿课堂;学生为主体,主题探究。现代化数字技术教学手段锦上添花,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数字素养高。整体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通过实践育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熏陶家国情怀,实现立德树人。

文字配图:李志红、邓欣

审稿:毛建军

阅读 8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