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做结伴而行,有一种引领叫做送教下乡。
2023年11月30日,城西中学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牵头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城乡一体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研处樊娟带领物理、历史学科共七人到分校韩阳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送教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我们的师生分别展示了两节不同特色的优质课堂。
第一篇 课前磨课
第二篇 课中听课
城西中学物理老师薛苗的设计流程是:视频“冰生火”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冰能生火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透镜。
开始认识透镜,进行活动一:让学生对实验盒中的透镜进行分类。先让学生摸,看看不同透镜形状有什么不同,从中得出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再让学生用手电筒照透镜,观察不同的透镜形成的光斑,知道不同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同,为活动二做铺垫。之后对透镜学习中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对于光心这个概念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看到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对透镜有个基本了解之后,再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活动二:用3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透镜,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学生进行实验,做出光路图,得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以及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根据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得出从焦点方向射入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最后回到本节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冰能生火,根据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解释。
历史老师牛鹏云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线索导入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背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体现论从史出。通过列表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总结出主要内容。以史为鉴让学生谈感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作业分层设计,以基础为主,同时又有能力的提升!
第三篇 课后评课
韩阳中学祁艳鹏老师、李洁茹老师和相惠兰老师在评课中谈到:这节课设计得好,课容量适合,老师教态好,吐字清晰。需注意的是强调时要加重语气,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性。新课讲完后应该增加相关练习,有当堂反馈。
韩阳中学教导主任王安强指出:这节课板书好,精炼有条理;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上课有亲和力,课堂节奏把握很好。建议课前要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情,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透镜;小结时用思维导图清晰呈现。
城西中学物理老师师彩红说到:课堂上薛苗老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适度的探究,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画得出,是一节比较接地气的好课。同时提出建议: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老师能把控的,适合学生的课就是一节好课。
城西中学历史学科组长杨泽峰在研讨中提出自己的看法:1.本课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在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方面,教师运用大量的史料(文字、图表、图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2.教师及时的肯定学生,同时拓展延伸到位,对两个改革进行对比,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3.利用课堂小结和练习,及时的对知识进行落实。
韩阳中学教学校长武会云对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给予了肯定,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她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能慢一点,内容再少一点,学生的知识就会落实的更好!
城西中学教研主任樊娟在研讨中谈到以下四点:
1.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摸、察、照、看,说五方面让学生感知透镜,符合课标要求。
2.课程设计要做到前后呼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活动探究要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设置要具体明了,要有可操作性和顺序性,引导启发学生,在活动探究前,详细解释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做好组内分工,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总结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4.跨学科教学,解释说明学科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
第四篇 反思成长
青年教师代表们通过本次听课活动,受益匪浅,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多加引导,引导时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宽泛,要具体合理,若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们要给予学生阶梯式的引导,启发学生,在学生解决完问题时我们及时给予语言激励,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授课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知识点之间过渡要自然,并且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进行小结时应该适当给学生思路引导,板书要设计合理,突出重点;课堂设计要接地气,教师要把控课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恰似“冬日里的一颗硕果”,为城乡一体化总分校之间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发挥总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更为分校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的舞台,一个交流、领悟、提高的机会。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愿以此结为灯,惟愿此灯闪烁光芒,指引我们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