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幼儿兴趣点,考虑到面粉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的物品,具有较大的操作性,是贴近幼儿的生活且感兴趣的。所以我们以面粉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开始“面粉奇遇记”的主题活动。
动员家长收集材料
提前认知面粉怎么来的?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关于面粉,我知道——调查表
初次体验面粉
孩子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知道了面粉是白白的、摸起来是细细的、滑滑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麦香...
能说出面粉尝出的是原味、甜味、咸味……
小麦如何变成面粉
正好中二班进行豆浆活动,有石磨工具,我们借此机会借来使用,首先和老师合作,然后再小朋友两两合作,最后大家一起轮流合作!
第一次磨,发展胳膊短了,使不上劲!
第二次磨,放在地上尝试,胳膊能够着,但是还是不太好磨!
石磨太重,我们力气太小,于是大家轮流合作,面粉真的出来了!
由于孩子力气小,所以请来老师帮忙,面粉刷刷的从石磨缝里出来,孩子们看着可兴奋啦!
老师力气大,面粉哗哗的流出来!
我来把磨出来的面粉收集起来啊
快看,经过两次加工,面粉变得更细腻更光滑了
小手与面团的战斗
第一次尝试
水少,不成团,水多,粘在手上,也不成团
第二次尝试
加水时要慢慢加,不多不少才行,面团终于成功了
这是小手与面团的战斗,有的孩子冷静沉着,不断探索;有的孩子慌了神,发出了阵阵求助声。为了支持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教师加强观察,一边用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向身边小朋友学习;一边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加水或加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团终于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光滑了!
通过和面的操作,孩子们掌握了“战斗”秘诀:面粉要想变成面团,要加水。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一点点的加,这样就能成功啦!
面粉游戏
擀面
探索面条的制作
尝试折叠多次和折叠一次,谁的效果好?
结论:多次折叠,容易切,但是容易粘粘一起,不容易分开!
折叠一次,效果好,既快又方便!
根据面粉的可塑性强,我们又想到如何和美术活动相结合呢,于是——神奇的面粉拓印就出现了
两两合作——手指拓印
两两合作——玩具拓印
作品展示
手工——面团棒棒糖
成果展示
拓展——彩色棒棒糖
漂亮的彩色面团
彩色面团,真是太有趣了,
于是,
跟随着孩子们的兴趣,
师幼又共同开启了彩色面团探究之旅。
家庭是幼儿劳动的重要场所,通过亲子共做面食活动,不仅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在幼儿不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了有关面粉的经验。
煎饼
花卷 馒头 包子 饺子
饺子
包子
夹心馒头
煎饼
面条 包子
蛋糕
红豆糕点
红豆糕点
鸡蛋煎饼 蛋糕
饺子
饺子
面条
葱油煎饼
包饺子
牛肉饼
煎饺
实践活动:红枣花卷
和面——发酵(需要温水调配,高温发酵)
制作红枣卷,擀面——放红枣——卷面
蒸红枣卷
随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打开盖子见分晓,红枣卷成功啦!
迫不及待的品尝了自己做的红枣卷,味道真美味,吃了还想吃😁
第一次尝试结果成功了,但是唯有不足的就是造型可以加以改变,没有让孩子有更多的创想;还有不能擀的太薄,不然不容易让面膨胀,不过不用着急,我们后面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的尝试,慢慢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通过此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搭建学习支架,让孩子们通过亲身调查与实际体验逐渐走近熟悉又陌生的“面粉”,探究它从“小麦”到“面粉”到“面食”的“旅行”轨迹,了解它们的特性、生产和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发挥其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变身“小小面点师”,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面点,每一个作品都承载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每一次的探索和体验,也许会成为未来他们通往世界的最高点,让我们继续带着他们去探索生活中各种奇趣之旅吧!
活动即将接近尾声,可是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面粉的可塑性强,后期会将材料投放到班级区域,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亲身体验!探索更多和面粉有关的故事,如彩色面、包子、饺子、煎饼、披萨、蛋糕等,请尽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