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遇非遗 零距离感受家乡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记启音部研学活动第三天(湘乡农夫宝研学实践基地)

周松青
编辑于2023-11-30
阅读 1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的天空格外湛蓝,风清云淡,使人特别惬意舒爽。11月29日,孩子们迎着清曦,踏着朝阳,迈着整齐而欢快的步伐,准备开启第三天研学之旅——前往湘乡农夫宝研学实践基地开展非遗文化研学。他们一路上欢声笑语,活力飞扬,绽放青春的笑容。

  上午,研学基地的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皮影戏的历史文化。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三位大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段金石皮影戏,沉浸式的表演让同学们乐在其中,获得了阵阵掌声。

  接着就是孩子们上手制作,零距离触摸皮影人物,运用皮影色彩中传统的“五色”原理,分别给《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师徒四人着色,并进行组装、展示。

  下午,研学基地老师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介绍了石坝鼓的文化及制作工艺。石坝鼓诞生于我国鼓乐乐器大繁荣的清末时期,主要用于花鼓戏、宗教、地花鼓、闹龙灯等各种祭祀场合。制作蕴含了木艺、制皮、上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尤以鼓皮制作最为独到,已有百年历史,传承了五代。湘乡石坝鼓制作工艺复杂,需精心打磨。一面鼓要经过五个程序十五道工艺,除镶造鼓桶外,还需要经过繁杂细腻的十四道工序。 

  石坝鼓的第四代传承人丁老师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敲一敲的互动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在紧张又热闹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石坝鼓的独特魅力。

  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大胆创作,在各自的小型石坝鼓上描绘了对非遗文化学习的感受和梦想。零距离的体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神奇的魅力,并在大家的心中种下一颗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

  活动尾声,研学的学子和教官、老师们聚集在大草坪上,分享了今天研学的成果。在掌声与欢呼声中,主持人一支土味舞蹈《社会摇》将整场欢乐的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跟着主持人的节奏,释放自己的青春激情!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还在潜移默化中润泽了他们的心灵,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03:27

文字编辑:周松青

视频制作:马静

一审:付媛

二审:刘新文

阅读 1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