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huting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聚“教”思维 ,共“研”生长——息县第一小学第二届思维型课堂教学大赛数学学科展示活动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3378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题记

  十一月的天,是落叶与风的缠绵,是初冬唯美的诗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造我校思维型课堂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1月29日,息县第一小学第二届思维型课堂教学大赛数学学科专场展示活动如期举行,学校特邀县教师发展中心郑森林主任、李滟唯主任、刘梅主任参加指导,张猛校长,黄磊副校长,杨艳平副校长和陈娟副校长陪同参加。

  在万瑞老师的主持下,大家的期待已久的展示课活动正式开始了。

思维课堂 魅力绽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授课教师们充分重视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

何倩老师《6和7的认识》

  万事起头难。好的开端却是成功的一半!《6和7的认识》是一年级上册五单元的种子课,相对内容比较多,也偏难。何倩老师通过利用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经历了从具体情境——抽象成点子图——抽象数字——实物这一过程。学生运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圆片、小棒等表示相同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的抽象过程,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姚晶晶老师《三角形的内角和》

  常温故,方能知新。姚晶晶老师在本课初始让学生回忆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大胆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发现、科学推导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在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测量法、折叠法、撕拼法,体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孩子们的空间观念,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积极性的、愉悦的。

王梦琦老师《6和7的认识》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教授新知时,王梦琦老师出示学生在教室里打扫卫生的情境图,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数一数图上人物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做准备;接着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6和7表示的物体;最后再动手摆一摆,分别数出6根、7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孩子们脑洞大开,有摆房子的,有摆松树的,有摆汉字的,还有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吴玉颖老师《图形的面积》

  不动笔墨不读书。吴玉颖老师敢于创新,别开生面的展示了一节数学阅读课。吴老师先是通过“已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接着通过“已知”激发孩子们“想知”,最后通过阅读、探究获得“新知”。吴老师巧妙设计教学思路,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新知——补充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图形的面积其实就是看它里边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领悟到了古代数学家刘徽提出的“出入相补原理”。在阅读中开阔了数学视野,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

李中美老师《植树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用于生活。李中美老师出示学生排队放学的情景图,引出间隔和间隔数的概念,生动有趣。接着在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化繁为简”,渗透“模型思想”,选取20米来研究,让学生先借助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最后小组讨论,得出规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树=间隔数+1。再运用这个规律回头解决例题1。本堂课使用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图、画线段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堂课授课环节清晰,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刘敏老师《口算除法》

  “眼中有物,满目皆可生香;心里有数,平凡亦是繁华。〞 刘敏老师以11月7日息县举行的全民运动会上迎风飘扬的彩旗引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运动会开幕式上激动人心的场面,还在学生心底播种下一颗留心观察生活的种子。在教学80÷20时,刘老师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共同提高。学生通过摆正字、摆小棒、画图,想乘法算除法等多种方式,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一个0,实际上就是将它们的计数单位变得相同,再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把时间、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交流反思  取长补短

  “玉经磨琢方成器,剑拔沉埋才天。”一堂精彩的课需要集思广益,绽放出智慧的光芒。优质课展示课活动结束后,授课老师进行说课,讲解教学设计及课堂各环节设计初衷。同学科老师积极参与评课,各抒己见,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随后,息县教师发展中心李滟唯主任和刘梅主任对本次展示课进行反馈指导。他们首先赞扬了六位做课教师们精心、用心、细心的课例准备,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展示课的精彩演绎。同时围绕如何打造高效的思维型课堂做出以下分享:一、如何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思维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条件;三、思维型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前沿。      

      思维型课堂的核心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主线,课前备课要以学生的认知为主,课中要以学生自主思考建构为载体,课后的反思、应用和迁移为特征的教学方式。         

      最后鼓励老师们要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也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着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黄校长对六位做课老师进行了点评。并对全体数学老师提出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以真实的情景为基础,以进阶问题为方法,以学科实践活动为路径,以围绕思维发展为核心。努力提高学生的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总结提升 蓄力前行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最后,杨艳平校长用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杨校长说,专家的点评给我们课堂点亮了路灯,顺光而望,向光而行,专注课堂教学改革的脚步不停,做有情怀的一小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逐光而行。杨校长还热情邀请教研室的领导经常到一小指导交流。

  当努力遇见了青春,便有了春华与秋实;当理想遇见了远方,便有了诗意和希望;当教师遇见了数学,便有了智慧和力量。息县第一小学的同仁们,用心磨练教学,用爱传递教育。学习从未停止,热爱也从未停止,前路浩浩荡荡,万物皆可期待!

图片:谢艳  马鑫鑫  陈鸿瑶

编辑:程书婷

初审:吴玉颖

终审:张猛 杨艳平

阅读 33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