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学 记
杨语忻
上周三,我们班开始了一次研学之旅。这次研学活动带我走进了神秘的车溪、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和屈原故里,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来到了车溪,这里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当我们走进土家族的村落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这些建筑既融合了现代化的元素,又保留了传统的风格,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我还发现在土家民居的周围,有着茂密的山林和清澈的溪水,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而“车溪”这个名字也是由水车与溪流取名。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他们独有的竹杆舞,还了解到了压箱钱这一文化。通过真实的体验,我更加了解了土家族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也体会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接着,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站在大坝旁,我不禁被它的巨大和壮丽所震撼。大坝的建设不仅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如防洪、发电等。我们还参观了大坝的展览馆,了解到了大坝的建设过程和意义,还有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我们来到了屈原故里。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一位诗人。在屈原故里中,我们参观了屈原纪念馆,了解了他的一生与文化作品,他的诗歌《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屈原的诗歌充满了爱国主义和豪情壮志,我被屈原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也明白了文化的力量和诗歌的动人。
整个研学之旅,我了解了车溪的文化、三峡大坝的重要性和屈原故里的爱国情怀。感受到了自然风光的美与人文景观的文化底蕴。我相信,只有我们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将用双眼去探索,用双手去创造,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
奇妙的宜昌之旅
伊桐瑶
三天的宜昌之旅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要回家了。坐在返程的动车上,我的思绪不觉又被拉回了第一天。
“游戏规则是:每个班派4名同学作为小组长上台领游戏道具,每到一个地点做完任务以后就可以领取铜币,但要先找到情景导入卡,否则无效。比赛即将开始,请各位同学做好准备备!”我们快速分好组,组长领了道具,终于裁判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都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奔出去。可奈何我的组长跑得太快了。一下就没了影。没有地图的我,只能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终于,我看见了一个同学,她为我指了一条明路,就是和其它小组一起跑,去当间谍,拿到任务卡就跑。“传授”完经验以后,她潇洒离开,去逛街去了。于是我找了一个小组,混入其中,开始寻宝。嗐!不愧是我“师傅”呀。混入他们小组不久后,便顺利找到任务卡,我快速浏览情景导入卡,来到了任务点。这一关,我们需要学唱两句南曲才能获取铜币。我瞬间自信心爆棚。要知道,唱歌可是我的强项呀。一曲毕,我有点不自信了,但为了胜利,我鼓起勇气上台唱了起来。终于结束了,我成功得到了铜币。于是,我不断潜伏在各个小组,获得了两个铜币。
终于,游戏结束了,我回到了组内。我们一共有4枚铜币呢,可还是没能取得胜利。
“伊桐瑶,下车了,快走呀!”一声呼喊将我拉回了现实。是呀,不觉中,研学之旅已经结束了,真希望,下一次研学快些到来呀!
————————
研学记
江俊逸
冬日的早晨夹带着阵阵凉风向人们走来,却无法熄灭同学们的热情。到底为什么同学们这么激动?原来,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从今天开始。
怀着激动的心上了车,我们满是对此行的期待与欢喜。太阳在不觉中升起,照耀着我们那颗快乐的心。就这样,我们乘车来到宜昌,见到了那个我们期望着的地方——车溪。
老师说这里因水车与溪流而出名,再一看,的确如此。虽下着微雨,但溪水的叮咚之声却绵绵不息。高山在雨中若隐若现,如仔细看才见几架水车,隐匿在绿叶之间。古老的石板路被水洗净,依稀可以看见人影浮动。
当然我们此行,肯定不会只看景。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我们学习的其中之一。同学们学唱着非遗歌曲,感受到了民族风俗,学习铁匠打铁,又知晓了劳动人民的艰辛。而最后的表演,更让我们难以忘却……
第一天很快就结束了,吃过晚饭回到宿舍,同学们安稳地睡着,第二天又很快来了。
坐着车,谈着趣事,这漫长的车程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来到三峡大坝——我们骄傲的地方。
无边无际的长江倒映着阳光,波光闪动。而那高大的大坝却透出一股沉重的力量来,就连这原本暴躁的长江也安静下来。
一路看,一路听。三峡大坝不仅可以治理洪水,而且水电的收入也不少,称之为“国之重器”实在实至名归。为了了解三峡大坝的结构,我也亲自动手拼装了三峡大坝的模型,同学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走向了第三天。
到了第三天,我们前往了屈原故里。屈原投江的事迹感人肺腑,而那些名诗胜词也流传千古。屈原如同那道热烈的阳光照亮了一片历史,为我们泱泱学子,开创了一片天地……
坐上了回去的车,三天行程似转瞬即逝。同学们激动的心好像还如来时一般。我相信,三天的所见所闻,一定会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