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线巾帼情 陕硬玫瑰铿锵路

三秦之子
创建于2023-02-23
阅读 13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陕硬刀具中心外磨组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班组,主要承担硬质合金螺旋立铣刀、各类复杂刀具以及整硬刀具和细长杆等各类难加工产品外径的粗、精磨以及各种规格直柄、锥柄和其它工装等关键生产工序的加工任务,以能打硬仗,团结友爱,从月初干到月末而闻名整个刀具中心,现有的13名职工中,有11名女职工,这些八零后,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为大家,她们当中有的是汉航集团 “优秀共产党员”,有的是公司级“双文明”先进个人,有的是生产技术能手,她们的平均年龄在42岁,个个都是生产一线上的操作能手,每月工时排行都在前列;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设备维护保养,她们都是业务的精尖力量。她们的岗位虽然平凡,但是奉献不容忽视。

  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该生产班组先进事迹和胡秋霞同志个人先进事迹先后分别荣登《中国航空报》和《航空班组》,2022年,小组全员全年加班共计5476小时,完成产值3452.29万元,产量194790件,这些真实数据的背后,虽是“半边天、娘子军”唱主角,但她们唱响的更是陕硬生产一线上巾帼的美妙之音,她们是陕硬生产一线最前沿最能打硬仗、最能啃硬骨头的代表性班组之一,是陕硬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具备大局意识、技术能力和奉献精神的新工匠团队代表之一,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名女工克服各种困难,用热情和激情谱写了一首首巾帼不让须眉的赞歌。 

践行初心使命     彰显党员风采

汉航集团 “优秀共产党员”刘红梅以脚踏实地的工作,诠释了新时代大胆实践、敢于担当的党员风采,成为外磨班组的里一面旗。

  勇挑生产大梁    技术独当一面

     胡秋霞同志作为陕硬刀具中心生产主力之一,其个人先进事迹在2022年的《中国航空报》和《航空班组》等媒体刊出后,在刀具中心引起了强烈反响。

  去年,刀具中心接到一批某重点用户的一批细长杆订单,该产品重点部分就在长径比方面精度等级要求很高,面对外磨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最终,这份难啃的 “硬骨头”便落在该同志身上。该同志接到任务后,努力克服家庭和自身困难,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工件加工极易变形的情况下,边磨削边校正,并细化工艺,耐心细致加工,圆柱度、跳动、表面粗糙度,公差要求等逐步达到了图纸的技术要求,最终保证了该产品的按期交付,为后续订货赢得了市场。

  产品精细加工  效率稳中有升                            

    2017年,张亚妮同志从原来的岗位转岗至外磨工,面对新的工作环境,该同志没有畏惧和退缩,从开始的 “什么都不会”,发展成现在的生产主力之一。2022年,该同志加班共计267小时,完成各类复杂刀具的产品加工15954件,为刀具中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发挥“一人三机”    提高生产效能

        黄丹、李婷、陈秋燕和王琰四名同志在很快适应了由普通生产设备转向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工作中,她们充分发挥数控设备最大生产效能,有力保证了产品最终的交付。

  2023年,陕硬刀具中心党政领导班子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和用户所需,提出了“大力发展复杂刀具”的新构想,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陕硬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支“娘子军”将用责任和担当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力践行“航空报国   航空强国”的真正内涵,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续写“陕硬铿锵玫瑰”的新篇章。 

图/洪梅  张蕾   三秦之子

文/编辑/制作:三秦之子

审核:刘海宁

阅读 13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