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读勤探索,善思笃行重落地。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帮助教师理解、领会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的理念,并将新课程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经研究,2023年11月29日,茂名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直属小学数学“学课标用课标讲课标”活动(初赛)。比赛活动以联动教研组为单位,共分五个赛场,茂名市为民路小学是第一联动教研组的活动赛场。
入冬的11月,本该寒冷入冰,可今天却被一份热情熏陶,让人感觉热气阵阵,扑面而来。11月29日上午,比赛活动在茂名市为民路小学梁键宁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比赛共分两个环节:一是讲课标。二是答辩。活动期间,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老师,莅临我校比赛现场指导工作,并提出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校搭建平台,给老师们展示所学、相互交流的机会。并通过答辩环节,跟大家分享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方法。最后,盘老师提出了两个希望和一个期待:希望借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未来能够更公平、公正去开展相关活动打下基础;希望我们茂名小学数学会越来越好。期待茂名小学数学能够在省有关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赛场有9位参赛老师。她们在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将精读课标的收获和心得感受转化为精美的课件。各个参赛选手的表现都十分精彩,或陈述新旧课标的大同小异;或抓住新课标的一个切入点,结合自身实践进行讲述;或依据新理念结合教学讲改进。参赛选手们都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深入透彻。
一号选手:《尺规作图助推理,探究活动提素养》
一号选手,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整节课为例,向大家阐述了如何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
二号选手:《依新课标之本,立核心素养之意》
二号选手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几何直观”的教学实践。就《百分数的应用一》为例,结合教材的情境“水结成冰”,设计了四个层次分明且相互联系的问题,将教学思维可视化。再通过画图、构建数学模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号选手:《新课标引领下培养运算能力》
三号选手关注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运算能力,她指出目前我们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不足,并就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充分利用教学经验;适当揭示运算算理;注重作业设计层次;适当注重口算、估算;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
四号选手:《学、思、悟、行----核心素养之量感的培养》
四号选手以新课标中新增的核心素养词———量感为主题,分三大板块向大家展示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培养学生的量感。她首先向大家阐明了什么是量感,接着分析了为什么要培养量感,最后用五个自身实践案例指明如何培养量感:一实施“多样化活动”;二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三走回真实情境中学习。
五号选手:《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
五号选手关注的是创新意识,她从创新意识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出发,向我们分享了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一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二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解决数学问题;三是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四是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六号选手:《在综合中应用 在实践中创新》
六号选手以“在综合中应用,在实践中创新”为主题,围绕两个问题,向大家充分阐述了她对关于新课标下开展“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活动的认识,并以自身实践案例为例,将新课标与七真课堂的理念相融合,分享了自己在学课标、用课标过程的学习收获。
七号选手:《新课标新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开启》
七号选手是基于对新课标的研读,形成自我认识,再从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并在此基础上,她以《圆的面积(一)》为例,向大家分享如何将交互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八号选手:《渗透空间观念 培养核心素养》
八号选手关注的是核心素养中的空间观念,老师以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这个单元为切入点,分五个方面分享了自身的实践探索以及教学思考。
九号选手:《结构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九号选手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为例,聚焦新课标结构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她首先阐述了新课标中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背景和理念,把本单元内容整合成五个课型。接着结合自身实践向大家展示如何有结构性地进行教学。
百花争艳,雨丝风片,数学课堂教学之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立足核心素养发展,以课标引领教学新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学课标用课标,比赛只是一个起点,它将带动小学数学教育人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见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