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志名师工作室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而有“方”,行之有“向”——徐延志名师工作室成员赴湖州观摩第七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札记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3139

为进一步了解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的教学优势,学习当今前沿语文教学教法,提升在语文教学上的理论水平,在获得西青区教育局及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的批准后,徐延志名师工作室成员在主持人徐延志老师的带领下赴湖州观摩由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办,由湖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七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第一部分:会议回顾

大会第一天,开幕式上,湖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金淦英女士发表欢迎致辞,由此可见本次大会规格之高;随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夏雪梅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煜晖教授分别作了《素养视角下的语文项目化学习》《实事求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立场》的讲座,由此可见此次赛事之专业;下午来自河北、湖南、陕西、江苏的四位选手的亮相课更是精彩纷呈。

11月24日,第一天学习的内容尚有余温,第二日八节课听课任务又开始了。几节赛课各有特色,各有精彩。专家在课后点评中指出,所谓优质的就是首先要符合语文的教育教学规律,当下要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方向和理念,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上要有不同一般的做法,给我们每一个观摩者要有意义的启迪。

时光白驹过隙,深秋渐生寒意,然而这寒意却阻挡不了我们工作室成员学习的热情。就这样“中语杯”大赛进入最后一日。上午四节课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下午国家级名教师作课,把今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全国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做《谁是最可爱的人》面对九年级的学生,程老师从文本出发,逐步深入,带领学生读出文本中未曾领略过的深意。邓彤老师则带领高二学生一起学习写作新诗。从常态句式,到变形句式,最终升华句式,邓老师带领学生们用文字一起舞蹈。两位老师的课堂,流畅且松弛,学生之间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其中爆发的教育机智让在座的老师们频频鼓掌。

严华银等专家对三天里所有课都进行高屋建瓴的点评,指出了共性不足,并对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专家们的点评引得全场听课教师和参赛选手连连点头,有所思有所悟。

第二部分:成员体会

工作室主持人:徐延志

学访中有幸聆听了程翔老师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确如一股清泉洗去了旅途奔波的疲惫和躁气。程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对文本的真思、对课堂的真爱让听者动容。一个“真”字让课堂有了灵魂,有了生气,有了光;一个“真”字让孩子有了感动,有了发现,有了趣。听罢,不觉惊叹:此中有真意,是也。

工作室秘书长:王杰

课堂教学要“三思”而后行。思课程改革中守正与创新之融合,思课堂教学中课程与学习之融合,思任务驱动中互动与求真之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只求形式忽视本真的语文课,在教育转型中不盲从、不谄媚,遵循教学规律,上真实而有收获的语文课!

工作室成员:曲兆平

十几节课听完,思绪纷乱,专家评课让纷乱的思绪得以沉淀和整合,王鹏伟老师提到一种现象,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把教学载体当成了教学目标,就像走路一样行走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行走本身并不是目的。这个提法让我反复琢磨,包含自己的教学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冥思之后确有感悟,要持有科学的理念去思考每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它直接决定着我们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效果。

工作室成员:赵丽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途中有无限风景:人文情怀、教育理念、实践特色、竞赛比拼、点评讲座等,皆可谓风景。人杰地灵,四海相聚,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引人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的道路。感谢徐延志老师及发展中心的领导。

工作室成员:吴家乐

本次学访我最深的感悟是,“双新”背景下勿忘“守正”。情境设置、跨学科整合、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展现了一线教师对“新”的追求。而通过专家的点评和示范课我们不难发现,“守正”这个根不能丢。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才能用好新形式,走出花样百出而效果乏善可陈的困境。

工作室成员:刘伟

应该在解读文本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提高解读能力,防止在文本表层内容上滑行、打转,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

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读者”,而要从“新课标”、“编者”、“作者”、“学情”等角度进行解读,更要立足于教学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的大方向,以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设计的精细化程度、与文本的适配性,所有教学设计环节都要有突出的目的性,要能够在不同的环节使用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不能为了有某环节而有,要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抓效率。

工作室成员:孙晨莉

第七届“中语杯”集结了各个省市的精英,精心设计的课程,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含哺鼓腹。专家的讲座介绍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同时也给我们提了醒,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守正的同时再创新。总之,一场比赛看下来,自己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始终满含热泪,一定要始终充满热情。

工作室成员:盛盈盈

暖阳洒落,银杏拂空,第七届“中语杯”教学大赛给我的内心带来极大震撼。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大咖云集此地。从全国选拔出来的初中语文人,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各位老师的课堂表现非常精彩,干练的形象,利落的语言,自信的状态,精心的设计让我学到很多很多。名师程翔的课让我深深反思自己的课堂,距离优秀语文教师,我还相差甚远。今后我要多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亮点,教学设计背后的科研精神、先进理念。自己也要不断充电,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工作室成员:李艳书

如约而至的第七届“中语杯”教学大赛让我满载而归。理论赋能,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全国优秀选手聚焦新课标,各自亮出看家本领,每个选手背后是一个县,一个区,乃至一个省份的大智慧所在。最有能量的是最后一日下午赛课结束后专家的讲座,守正中创新,语文课改的路一定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出来的,初级阶段的探索都是允许的,探索中螺旋上升,创新的前提是守住优良传统、所以学科属性、语文特点不能丢!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深入研读课标,在实践中反复探索。

工作室成员:王欢

要学会挖掘语言内在的力量与美。流行的教学法有很多,但作为教师,只有具备内在力量的时候,教学法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应本末倒置。要扎扎实实地进入语言本身,揣摩语言背后的含义,然后从语言当中汲取精华,坚守语文教育的正道初心。

工作室成员:陈思宁

经过为期3天的“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观摩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夏雪梅、李煜晖两位专家的讲座干货满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精辟的教学理论,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理念上得到了革新。当然,敬叹之余,更多是反思。在汲取优秀前辈们的经验后,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仍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了解前沿信息,多加观察,勤加思考,不断创新,研究学情,创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特点。

工作室成员:王家苹

坐定,回顾“中语杯”湖州之行,留下的理解和反思值得回味、体会。印象最深的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老师的静心设计。愿将所学一一播种,永怀初心,沉淀沉潜。

工作室成员:杨文昱

课程满满的三天,也是我们收获满满的三天,第七届“中语杯”的所有精彩瞬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我们追梦求索的征程刚刚开始。统编教材如何教、如何学,如何正确处理语文课堂教学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更有收获,带着这些思考,我将继续立足常态课教学,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部分:活动总结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反思,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学访归来,工作室全体成员会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所汲取的内容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让培训的硕果在未来大放光彩!

撰稿:宣传部

初审:徐延志  王杰

终审:李家敏

阅读 31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