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随着季节的转换、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请家长朋友们配合做好以下工作,我们家园共育一起呵护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1、孩子每天早上来园前自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口腔有疱疹或手脚出现丘疹等症状应停止送孩子来幼儿园,
2、同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告知幼儿园。如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请家长按医院和幼儿园指引让孩子在家休息。
3、为了园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返园时请提供相应的返园健康证明,方可入园,望家长朋友们理解。
预防传染病,我们应当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我们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手足口病和咽峡炎的知识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或患者接触过的毛巾、手帕、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此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1、勤洗手
手足口病有一定传染性,会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手污染传播等途径感染。想要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但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也需及时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清除手上沾染的病毒,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生活用品定期消毒
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并定期用开水煮沸消毒,婴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都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通过接触或消化道等传染。
3.多进行户外活动
经常带婴幼儿去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在户外还能多晒太阳,通过阳光紫外线杀死肠道病毒,降低被传染的几率。
4.远离患儿
因手足口病会传染,一旦发现身边或幼儿园有小朋友患手足口病,应注意远离。手足口高发季避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被传染。
5.接种手足口疫苗
EV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病毒,接种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建议出生满6个月至5岁的孩子能够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
解答家长疑问👏👏
1、宝宝出疱疹可以用针挑破吗?
不可以!应由其自行消退,都不能用针挑破以免继发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疱止痒,或是用利巴韦林喷剂多喷患处,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搽破溃处。
2、非常时期能带孩子下楼去玩吗?
很多家长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就将宝宝关在家里,不敢带宝宝到外面玩。其实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照常进行的,只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外面空气流通,阳光很好,所以宝宝在那里玩是非常安全的。
3、孩子得一次手足口病,就终身免疫吗?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他们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宝宝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什么是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与呼吸道感染相类似的症状,如发热、咽痛、 咳嗽,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疱疹性咽峡炎的局部典型症状为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
预防措施:
在临床上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家长积极配合并且做好以下的预防措施:
1、按照传染病进行管理隔离,儿童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进行巩固。
2、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饭后用温水漱口。3、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期打开室内窗户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4、其次要避免带儿童到人流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玩耍,防止病毒,通过空气等方式传播给儿童。
5、另外家长还要定期对儿童玩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清洗,消毒后单独存放,避免他人混用。
手足口病和咽峡炎传染性强,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或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健康的保护伞,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