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徐州市“名师行一送培到乡”活动一一道德与法治学科

周跃辉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 16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料峭的寒风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2023年徐州市“名师行一一送培到乡”活动,在这初冬时节来到了我们徐庄中学。开发区中学的苏维老师和睢宁县新城区初级中学的马晴老师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送来了两节课一一“家的意味”,如冬日的暖阳一般温暖我们的心田。

开发区其他兄弟学校连同本校近30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一起分享这场教育盛宴。

苏维老师开场便给我们一个惊喜:猜“盲盒”。她把母亲亲手做的爱心早餐送给学生品尝,在一片“真好吃”的称赞声中,迅速把学生带入主题,以篆书“家”字开场,又以“话家一恋家一归家”的目标进入本课学习。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你心中的家是什么样的?把她画出来吧。】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幅幅动人的画作在学生笔下生花,接着画中有话,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家”的理解,准确、自然。

【一段回忆:在你成长的路上,爸爸妈妈做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回答中,表达了对家、对父母的深沉爱恋。

【归家:分角色表演生活中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作为调解人,你如何教育这五个子女?】学生认真准备,即兴表演,生动活泼,言辞准确,把该不该、如何做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现了徐庄中学学生的风彩。老师不发一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心灵感悟:人生格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感觉不到,但在老师的活动设计中陪伴父母的时间是可以计算的。“尽孝在当下”,用点滴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心、孝心。

不知不觉间一幅“家国”图跃然在黑板上,直观的展现了家国关系,传递了家国情怀,让人感叹老师的精巧设计。

最后在舒缓柔情的配乐中,四名同学的诗朗诵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知识、能力、情感完美融合。

离上课还有几分钟,马老师便和同学们聊起了家常,还给同学们带来他们最喜欢的“棒棒糖”,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老师以播放“家庭相册”引入本课,从多个维度的学习目标解读开始本课的学习。

【感受“家”】

通过说一说:我心中的家;品一品:家人的关爱;连一连:家庭的功能。在只言片语中,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里,家的温暖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学生心里,在自我感动中,完成了教育的升华。

【中国人的“家”】一一传承优良家风。老师梳理了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与学生分享,通过对“所有家风都值得传承吗”的讨论,通过对“孝亲敬长只是道德上的要求吗”的思考,通过对“中学生年龄小,可以等长大再孝敬父母”的辨析,学生深切体会到家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孝亲敬长的重要意义,明白“尽孝在当下”,要用实际行动表达爱意。

【家国情怀】以钟南山为例,再以视频歌曲辅助,感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1、学唱歌曲《国家》。2、整理家中的优良家风,装裱上墙。3、选读《朱子家训》,写一篇读后感。这个任务把课堂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说教,知行合一得以完美体现。

学生聚精会神、积极参与;老师全神贯注,若有所思;课后学生围着老师依依不舍;一节课又不止于一节课。

上完课,马老师以“家的意味”为例,深入浅出的给老师们进行了“基于新课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

1、立德树人,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2、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3、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

4、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

突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最后以《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美以成”的言论结束本次讲座。


两节课带给我们感观上的享受,讲座又带给我们理论上的思考。这次“名师行一一送培到乡”,更带给我们“什么是好的教育”的思考,学习、进步,我们在路上!

阅读 16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