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培训

编辑于2023-11-30
阅读 2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积极探索有组织、有品位的教研范式,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落地实施,11月29号—30号,在泰安市第二中学,召开了山东省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赐成教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历史教学》,运用诸多教育案例,讲述社会生活、历史知识、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外联系,在三者结合下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历史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上指导学生学习,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已有知识发现未有知识,探究历史。历史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历史语言的准确性,幽默要符合历史现象,避免杜撰以及娱乐化,历史教师应当追求学术性,避免过度学术化。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历史教学中追求从学生思维出发,根据学生回答设计下一步,超越答案,有教育智慧。徐赐成教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注重教材编排的细节之处,思考其中的内外联系,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使用的是“与”而非“和”,在于与体现了在政权分立的乱象之下孕育着民族交融这一和的趋势,乱中有和。

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种艳斌老师《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叙写》从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化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叙写三方面作了系统报告,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历史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素养的关联。面对主体的转变,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变,指导教师进行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叙写。从宏观的理论体系到具体的课程实施,刨析学习目标的发展历程: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引用朱伟强教授的方法观点,解决学习目标叙写的困惑,攻克教师理论学习转向专业叙写的困惑。从学习中将通过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知道或会做什么,经历、体验或表现什么,提高、形成或发展什么,高度概括为“定结果、立意义、明条件、写素养” 四部分内容,把握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目标是我们的起点与终点。

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逄凌晖《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分为“有效的课堂追求”“教学改进的探索”“基于标准的教学”“促进学习的评价”四个方面,教学评一致性下,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教学、学习与评价要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课堂的关键是学习目标的达成。

东营市实验中学唐云晓《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一篇章:一纸普四海一惠泽世界:1.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不便2.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3.造纸术的传播及影响,对文明传承和世界文化发展有深远意义。第二篇章:悬壶济后世一医者仁心:1.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2.两汉中医学成就: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具有医者精诚、仁心济世的品质。3.中医药学传承,需要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篇章:直书通古今一史家绝唱:1.史学家·司马迁,回顾司马迁一生的经历,学习其精神品质。2.历史巨著:《史记》新在何处,长在何处,全在何处。第四篇章:悲苦祈顺遂一道生佛来:1.道教2.佛教。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以后,点明两汉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四种因素:1.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民族:民族交融3:人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4:国际:丝绸之路,外来文化的传播。唐云晓老师起承转合之间,过渡自然,总结上一篇章的内容时,概括下一篇章的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泰安市东岳中学王明娟《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以研学旅行的方式,走进沈阳、北京、西安历史博物馆,在沈阳博物馆,走进那段悲壮岁月,以残历碑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了解国难当头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杨靖宇,华北面临着危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北平学生进行了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走进西安历史博物馆,通过两段历史剧了解西安事变各方势力的主张,出发点以及影响, 在了解西安事变的过程中,明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从局部抗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本课对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两大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的渗透,以研学旅行方式,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书写历史档案,在做中学。

经过这两天的培训,越来越觉得,在教师这条路上,我还有很多很多要去学习和进步的地方,保持一颗爱学习的初心,教一方学子,育一方学子。

阅读 2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