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用户18051289
编辑于2023-11-29
阅读 18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冬春季节,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大,是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员密集,极易造成传播流行。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请配合学校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下面介绍几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及防控措施,请各位家长和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

一、常见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的防治:(1)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2)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4)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5)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3.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及时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

     4.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1)隔离患者,对麻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2)增强免疫力,接种含麻疹及风疹成分的联合疫苗。(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出入佩戴口罩。

     6.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为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我校除了日常做好疾病预防知识宣传、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卫生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配合并督促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有发热、咳嗽、皮疹、疱疹、呕吐、感冒等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呕吐、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4.按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编辑: 马丽娜    何  丹

审核:黄   明

终审:荣思淼




                                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

                                    2023年11月29日

阅读 18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