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奥秘  创造多彩人生

玫莹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 3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29日火炬学区组织了科学公开课。聚焦深度学习,全面提高教研实效,切实以全面实施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为导向,引领火炬学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李彦利老师讲授《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老师引领学生开启身边能量的表现形式探索,从而构建关于能量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在研讨中提升,在辩论中发展,形成“能量是客观存在的,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一科学观念。

00:10

  潘伟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科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导入新颖,激起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通过分组实验讨论,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和科学素养。

  《地球的表面》这节课中,刘玉霞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通过地形模型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感受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在一年级科学课堂中,我们就进行了关于起点和终点的相关探究,也让小朋友们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科学探究课中,孩子们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真正体会到起点和终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感受到了测量的方法,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更多是通过定义来理解一个词汇,但是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就显得稍有生硬,与其让他们从文字中理解,不如真正亲身感受,我相信经过这样的一堂课,孩子在生活中对于“起点终点”、“比较测量”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丰厚的兴趣!

  郑艳丽老师讲授的《古代生物多样性》引领学生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生物具有遗传及变异现象使得生物呈现出多样性;本节课要探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00:15

  刘凤梧校长,宋瑞敏校长带领科学老师进行了说课评课。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地想问题,可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面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验证、整理、交流。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质疑的精神去看待事物、解释问题。

阅读 3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