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病毒 守护健康

👸👼👨💭某某人
编辑于2023-12-06
阅读 3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季气温逐步转凉,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幼儿自身抵抗力较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病的侵袭,下面分享几种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一、流感病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极高,多发群体是小孩、老人和体质虚弱的人群。现阶段已经进入流感流行期,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流感患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临床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二、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肺炎,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其潜伏期为2-3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三、腺病毒

      腺病毒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DNA病毒,可以引起人体的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和胃肠道感染,冬、春季节儿童高发。该病毒常常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手污染食物而经消化道传播。

      腺病毒感染一般伴随发热、咳嗽、咽痛。咽部充血等症状,如果持续高热不退(3-5天)时,就要高度警惕。除了呼吸道感染症状,腺病毒还可以造成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结膜炎等多种疾病。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是今年冬天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呼吸道合胞病毒容易在婴幼儿中流行。

      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触摸病毒附着的物体表面进行传播。合胞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在2~8天。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呼气性呼吸困难等。

    五、如何进行有效预防

1、多通风。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要戴好口罩。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等应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清洗双手。

3、勤锻炼。锻炼可提升幼儿的御寒能力,增强幼儿机体抵抗力,运动时根据天气温度合理穿衣保暖。规律作息,保障睡眠,减少感染机会。

4、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注意膳食平衡,保证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提升幼儿身体免疫力。

5、及时就医。幼儿出现早期的发热或咳嗽等症状,    请及时就医并告知班级老师,进行居家照顾暂缓来园,待症状消失宝贝身体恢复健康后再返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传染病高发的季节,让我们共同携手,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阅读 3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