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日报刊发大名县职教中心职业培训典型经验做法

大名县职教中心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 3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29日,《邯郸日报》以《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春水”》为题,报道了大名县职教中心职业培训典型做法,原文如下:

  2021年,完成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农民等培训2191人次;

        2022年,完成农村残疾人手工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培训2892人次;

        2023年,完成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农村留守妇女手工技能等培训2233人次。

  近年来,大名县职教中心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立足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县域产业实际,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城乡劳动力掌握实用职业技能,自2018年以来,我校共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为助推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春水”。

健全机制

  打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基础

  农民是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为此,大名县职教中心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大名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规范》《大名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制度》《大名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参训学员管理制度》《大名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参训学员调查跟踪服务制度》等培训工作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行为,确保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按需培训

  为新型职业农民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王村乡马岳村的佳馨工艺品厂内,数台加工设备快速运转,二、三十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地进行塑料花的加工制作。谁曾想到,这里几年前仅仅是个家庭作坊。厂长任书军告诉记者,工厂能有如此大的发展,这得益于县职教中心组织的贫困村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多年前,以家庭作坊方式从事塑料花生产加工的任书军一直有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夙愿,但苦于无厂房、无管理经验、无销售经验,使他烦恼不已。2019年8月,我校了解到任书军这一情况后,便通知他来参加贫困村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课上,任书军系统地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互联网+等相关专业知识,一下子打开了他的发展思路。短短五年间,任书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原本家庭作坊扩建成占地8亩的“微工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由原先生产单一的品种,到目前研发出300、400个新品种,并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有的产品甚至走出国门,年产值近千万元,带动周边50余户脱贫群众增收。

        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孙占利介绍,为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职教中心对县审定确定的“微工厂”负责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电商工作站人员等,根据他们从事领域的不同特点,组织他们分批次集中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政策、会管理、能创业、善经营、能带动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成为“土专家”、“田秀才”、职业经纪人和能工巧匠,发挥了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壮大了实体经济,促进了乡村振兴。

改革创新

        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深入推进

      在北峰镇马程村,35岁的李培培正坐在轮椅上,手里的草编活儿却分外灵巧,只见她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对红色的耳坠便初具雏形。

        李培培自小患小儿麻痹症,由于行动不便,几度失落,对生活失去信心。2023年7月份,县职教中心联合县妇联来到孙甘店镇和北峰镇开展脱贫妇女手工技能培训,李培培看着由玉米叶、玉米杆编成的精美手工艺品,瞬间点燃了希望之火。“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自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工编织,企业提供原材料,只要产品符合要求,我每月也能拿到大几百元的工资,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一定可以提高编织速度,编织出更高的产品,挣到更多的钱。”李培培信心满满地说。

        大名县职教中心书记冯振海说,我们通过深入农村,把群众急需的知识送到他们手中,做到了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有效确保了培训的质量。下一步,我们职教中心将加强部门合作、乡校合作、村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协调联动,调动各方力量,探索实行“部门合作、乡校合作、村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招生模式,实行订单培养,真正满足村乡产业发展、企业农场用工需要和农民技能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阅读 3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