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进文化名人之
与李白、苏轼的心灵对话

创建于2023-11-29 阅读937

  跨越时空,来一次和古代先贤的时空对话,在文化典籍中去寻访他们的精神足迹。这既是我们的一场心灵之约,也是孩子们的青春梦想起航的地方。

                     走进苏轼

                       吴若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题记

        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的冤屈难鸣。

         但在幼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仰望着辽阔的长天,那些漫天的云彩,被疾风搅动。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如此山河,当有他苏轼的一席之地。

        凭借着过人的聪慧,他二十一岁便得到欧阳修赏识,高中进士,接下来几年,他势如破竹般不可挡,优秀的才华与学识得到诸多肯定。可越是顺利,生活就越是对他无情。正当他一时名声大噪,风光无限,意欲大展宏图之时,一噩耗传来——苏母去世,他只得回乡尽孝,期满刚至京城,做了几年官,其父苏洵又故去,再次守孝三年,重回京城,时局却已大变。

       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展开,他作为旧党一派,因言辞激烈被贬去别地,可妻子王弗又离世,过了十年之久后,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余后几年,苏轼的人生大起大落,先是经历“乌诗台案”到被重新启用做帝王之师……短短几十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

         几经沉浮后,他明白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放达的自己,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歌“大江东去”,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他在“料峭春风吹酒醒”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历经风雨之后宠辱不惊的大彻大悟,从政治窄门中从容走出的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开明的苏大学士。

  “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眼中的李白

                        赵思涵

        撕碎你的锦袍,分明伤痕累累。——题记

        我所艳羡的李白,是个自带神仙光芒的家伙。高力士脱靴,美人呵笔。一生挑灯走马,看尽长安花,一腔豪情,仗剑行天涯,又拽又炫酷。

      人家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皇帝是谁?我不惧他。人家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钱财是什么?我不在乎。他的才华,他的飘逸,他的骄傲和狂妄,甚至是他的自负,似乎都是天生的。那种不染纤尘,却又独具一格的奇妙灵魂,让人挪不开眼。

       可在他华丽丽的锦袍下,撕开了看,分明伤痕累累。

       那是个牢不可破的等级社会。不巧的是,李白他啊,便出身于商户家庭。他什么不缺,唯独缺的是一个能被时代所接纳的身份。

        一种天生的自卑,在李白心底里野蛮滋长。这种自卑感蚀骨腐心,痛彻心扉。他那样才华横溢的人,一身尊严在世俗的钢壁上,撞得稀碎。他裹挟着极度的自卑走向极端——极度自负。他变的痛苦癫狂,心高气傲的在诗歌里指点江山,目空一切。

        李白甚至捏造了履历,声称自己是李广之后。他是多么迫切的期望这个时代的接纳。

        可归根结底,他只不过是个路人甲,被摁在地下狠狠摩擦,撞得头破血流,却终究徙劳无功。他为躲避现实,把自己放在高处,梦着自己羽化成仙,功成名就。他终究还是带着他一身的骄纵和自卑愁云万里。梦破碎了,就在大唐疆土之上,终究成了"酒中仙"。李白啊!怎能一个愁字了得!

         回首漫天霞光,那个年少轻狂的帅脸,依旧笑的张扬。——后记

                        走进苏轼 

                        冯佳欣

         苏轼的才华一直令人钦佩,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 予世人,何其潇洒,何其旷达。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跌宕起伏,他一笑泯千仇,于烟雨朦胧 

中探求。“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沿漫漫路行,满腔豪情。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走进苏轼,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旷达 的人生态度。 

      “唯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他似一只孤独的大雁,无人能知他的志向是蓝天。人们多以为这是悲观中的消极,无力中的感慨。而我只一厢情愿地认定这胜境便是苏轼的极致。苍凉中有着无边宁静与深邃,正孕育着无限希望 。

       任岁月染白华发却言“门前流水尚能西”;被风雨截住去路,却能云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无情相思萦绕心头,却又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先生踌躇满志,一种不同凡响的胸襟千古激荡。

                  我眼中的李白

                     李思瑶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肃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按常理说,诗人少年时多写“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则变为了“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可李白不同,他诠释着那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壮志。

        当我们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骨傲气拍案叫绝时,却不知如此逍遥自如的诗人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其实李白是风光过一段时间的,毕竟能让高力士脱靴的也仅此一位了,可始终没个正经官职性格又狂傲的紧,便仅落了个“赐金放还”的下场。

     有人说杜甫的诗之所以暮气沉沉,是因为伤心事太多。可李白的伤心事也不少,非但没有磨损掉那份独一无二的少年气,反倒多了几分滋味,仍狂的上天入地。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他活了六十一岁,却好像永远十八岁。

        我眼中的李白就像歌中那般,永远是曾经那个少年,永远乐观坚强,永远意气风发。

      月光还是当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后记

                     我眼中的李白

                        吴焐薇

        一杆笔,一碗酒就可以挥洒出不朽的诗篇。千古诗才,蓬莱文章,一身傲骨,青莲居士。

        记得与他相识是在幼儿园课本上的那一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时这也是我会背的第一首诗。从那时起我就与他相识结缘,我开始逐渐的了解他——李白

        李白很狂,他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朝中哪个何曾为?其高兴时就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生气时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算他最后无官却仍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很狂,狂在他总是游走于山水之间,他曾站在庐山之上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也曾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的长江。读他的诗,在欣赏山水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他心境的广阔。

       李白很狂,在他与岑夫子、丹丘生饮酒时,他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月下独酌,他又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乡遇美酒,李白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对着美景饮着美酒,李白却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这是李白喝酒的狂。

        中国的古诗词史上留下过许多名家的千古绝唱,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有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却唯独少了李白的狂。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个狂傲不羁的李白,他无愧诗仙,是当之无愧的谪仙人。每当陷入迷茫时,我便会停下来看空中那轮金黄的明月,我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月下舞剑、吟诗,对酒当歌。李白就是我心中的一轮明月,他让我不惧人生风浪,不慕人世繁华,洒脱面对人生。

                     我眼中的李白

                        张心童

        李白这个名字,看似普通,却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纵然如此,大众眼中的他,一直只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谪仙人。

        可我看到的,是那个满怀大志无处付诸,却又从不失去热爱与浪漫的他。

       他一生仕途不顺,几乎从无出头之日。可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时,他举杯邀请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何不尽乐?他选择自由,选择光明。当他被排挤出长安时,他大手一挥,泼墨成诗,提笔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就千古名句。

       正是这种在绝境中满怀希望,在前路漫漫时不失方向的精神,成就了他“诗仙”之名,也因此,他吸引着,并指引着后人。杜甫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我叹着、惜着。李白却笑着,在我的记忆中经久不衰。

        恍惚中,我又看见漫卷诗书中的李白,他一如记忆中那般那般,醉而狂,浪漫着不羁,只是多添一丝忧愁……

                        走近苏轼

                        李梓萌

        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作为中华奇人,从享有尊荣到跌落谷底,人生崎岖陡峭。

        走进苏轼不得不提到两个很关键的字——贬谪。因为与朝廷大员政见不合,苏轼一次又一次地被卷入到此起彼伏的政治风波当中,成为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在这之前,苏轼的求学入仕之路,也是坎坷至极。

       所幸的是,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在不完美的人生中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合适的定位。

        如果说存在痛苦与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苏轼的人生也无疑是不完美的,但是开朗乐观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意义上的完美的苏轼,如果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并且发挥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苏轼的种种言行无疑为后世之人做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榜样。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身处逆境,它能承受最坏的。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人生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都变成了他生命里的风景。

       苏轼,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我眼中的李白

                         赵宇杰

        李白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诗文作家。他或许是与我最亲近的人。在小学六年的时光中,我与他写的美诗相伴,身临其境更彻底的感受当唐盛世的壮观景象。他能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这使我不得不钦佩他的才华。

      李白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受尽贪官的排挤,却始终保持反强权的立场。他说:“朝为青云客,把酒谈笑间”。他的悲愤显而易见,能看出他对权贵的藐视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李白,他有着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他离开了家,踏上旅途,那是一场对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我灵魂的释放。他所谓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的诗歌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像蜿蜒的河流流向了无尽的远方。

       看着李白的生活,我惊叹他的勇敢和坚强,他的诗歌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尽管他一生充满了复杂和矛盾,他仍是我心中的那只自由翱翔的鹰,飞翔在中国文化的天空中,不断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心目中的苏轼

                      朱依琛

谪仙问月,欢醉怀亲。——题记

        “明月几时有?一位于凡间的词人,酩酊大醉,对着那轮中秋圆月发问,月啊,你自何时便有了?"无人应答,词人痛快饮下美酒浑然不在意,那是对浩翰宇宙的发问,不是对科学的探索,是对意境的追求。

       他或许本就属于天上,迷离间幻想着自己的衣袖飘拂,想去往云端,天太高,迷离间他只想在月光之下起舞。月影随着身姿摆动,这已是最好的状态,又有哪里比得上人间?

        东方的情感是含蓄的,即便豪迈如他,也只愿在序尾轻提:兼怀子由"只是不经意地,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你,月亮探看人间,阖家团圆,"为何你没有亲人相伴?"大抵是酒意使然,他想起了相隔千里分别七年的弟弟。月啊,你不应对我有怨恨吧,为何偏偏在我伤时如此圆?

        我的词人啊,抿然笑,美酒伴他,便已释然。是啊,这人世间分分合合,不正如这轮明月的圆缺与阴晴不一。这便是自然规律,我爱他的豪迈,他如此特别。

        唯愿天下人都能平安顺遂,即使远隔千里,此刻我们共赏这独一份的明月。至此,这篇中秋词便告一段落,相隔千年,我仿佛看见了他,由失意转变为豁达,他只用了一首词。一方面,他总渴望归去,又留恋人间的美好,这样的他,好像一个矛盾,正因如此,才丰富他的人生,慰藉了此后千年孤独的人儿。

阅读 9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