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做好科学幼小衔接准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
生活兮教育,淳朴兮孩子。理想的幼小衔接应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以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家园应从小班开始,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一起来看看我们小班的幼儿可以做哪些准备。
小班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们可以在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同时,关注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的建立。幼儿园在生活活动中,孩子通过自主进餐、独立入睡、有序如厕,提高了独立自主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懂得了玩具、图书等物品使用后需摆放整齐,获得了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在学习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培养了自我服务的意识。
一、身心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这些都会对小班宝宝升入中大班,乃至上小学打良好身心准备基础,一起来看看小一班宝宝的精彩表现吧!
1.情绪愉快
小班的孩子刚刚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与教师、同伴之间建立情感。小班孩子还有着更为强烈的情绪性,情绪变化大,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幼儿的情绪体验来自于一日生活,来自于师幼、同伴间的互动。
师幼亲切互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成人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和影响幼儿。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对幼儿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老师们用温暖、关怀、耐心、细心在多种活动中与孩子们建立师幼情感,帮助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同伴共同游戏。幼儿园还有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型滑梯、有趣的区域游戏、快乐的娃娃家游戏,在操作材料和与同伴互动中能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积极解决。
阅读情绪绘本。通过这些亲切的互动、有趣的活动,孩子们适应了环境,与老师、同伴建立了情感,获得了安全感、关怀与爱等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阅读情绪绘本,孩子们认识了快乐、伤心、生气、害怕等情绪,习得了表达情绪的适宜方法。
2.喜欢运动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情绪。”老师们将快乐体操的核心技巧:蚂蚁爬、单脚跳、企鹅走等融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又加入了对幼儿来说有挑战性的跳箱、安吉爬梯、平板车、小推车等。
户外晨锻。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到操场上进行晨锻。让孩子们可以参与更多的活动,还可以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快乐早操。孩子们完成了基本动作、原地队形变换与跑动,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孩子们乐在其中,愉悦了心情也锻炼了身体。
专项活动—《飞跃童年体育游戏》《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个别体育活动有一定难度,如:拍球活动,对孩子肢体协调性要求较高,需要耐心多次练习。
3.手部小肌肉发展
“身心准备”中还包括“动作协调”,《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主要强调了“手部动作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老师在区域活动准备许多自制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通过步骤图示、亲身示范帮助孩子们掌握了游戏玩法,锻炼了手部小肌肉动作。
二、生活准备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饭前洗手更是不可缺少的好习惯,宝贝们学习七步洗手法,边唱儿歌边掌握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这些都为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绝佳的方式,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与学习。小班幼儿年龄小、动作能力发展不够完善,但是能够做到按需喝水、自己摆放椅子、自主拿取水果点心、饭后擦嘴、玩具图书自己归类摆放、自己穿脱衣物等自我服务的本领。
3.安全防护能力的培养
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对此,我们每天进行1530的安全教育、每周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身体防护、不跟陌生人走等,每阶段开展安全演习如:消防演练、地震逃生、防暴恐等,帮助孩子普及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安全防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安全防护技能和自救方法。
4.积极参加劳动
日常幼儿对植物进行照料和浇水,加餐后自己刷洗板子和杯子,饭后整理餐桌,每天离园前将班级椅子摞好。
三、社会准备
1.培养运动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我园的体育运动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鼓励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的练习,让幼儿喜欢运动,爱上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幼小科学衔接做好运动兴趣的培养。
2.行为习惯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我们鼓励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自主进餐、独立入睡、有序如厕,提高了独立自主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懂得了玩具、图书等物品使用后需摆放整齐,获得了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在学习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培养了自我服务的意识。为科学幼小衔接做好生活自理的准备。
3.敢于探索意识
我们也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探索实践,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等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从小埋下一颗爱探索的种子。
四、学习准备
1.好奇好问
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
2.学习习惯
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身。
3.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4.学习能力
是幼儿从事学习活动所具备的必要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拼图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写话兴趣,帮助幼儿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从孩子进入小班的第一天起,与小学的衔接教育就已经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呵护一颗颗饱满而沉甸甸的种子,期待他们长成坚韧而茁壮的幼苗,花开有时,衔接有度;蓄势积芳,静待花开!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