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古城导赏”大学生活动第3期

ATP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 6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老舍先生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秋冬之交,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级化学五班学子行至芙蓉街,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共赏泉城冬景。

  第一站,我们的足迹来到了燕喜堂。据老师讲解,作为鲁菜的重要代表,燕喜堂的历史源远流长。燕喜堂始建于1932年,时值南雁北归时节,由此得名。创立之初,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宾至如归的服务,广受欢迎。遗憾的是,由于经营不善,老字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暂停营业。但好在政府大力支持老字号的恢复与重建,2005年燕喜堂得以重获生机,欣欣向荣。作为志愿者,我们愿意为所有老字号以及古建筑焕发生机贡献一己之力,倾听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韵。

  穿越胡同小巷,缘逢起凤桥。起凤桥街是一条东西小巷,东起西更道,西至芙蓉街,长仅百余米,却有着“一桥担两泉”的优美韵致。一桥为起凤桥,这是济南老城最短的桥。全长不足3米,宽不足2米,全部由青石砌成,桥面的石砖已被岁月消磨得光亮可鉴。两泉为起凤泉和腾蛟泉,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说起起凤桥的名字,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相传乾隆和刘墉曾行至此处,恰逢一场急雨,刘墉作了一首打油诗,用以自嘲:“云路街上多风沙,青云桥下起疙瘩。热血曾想忧国民,化作冷雨浇笨瓜。”乾隆为了安慰刘墉,以打油诗回应:“云路街上练真情,起凤桥下铸英雄。天生我材必有用,别忘祖宗和百姓。”从此青云桥便改为起凤桥,云路街则改名为起凤桥街。这必然是后人的杜撰,但俏皮幽默之中却为起凤桥和起凤桥街增添了别样意味,纵然是小街小桥,也有家国大义。

  我们如溪流般,沿着小巷深入其中,汇聚于“王府池子”。这片地方最初的名字是灰泉,后来被命名为“濯缨泉”,取意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由于明代时泉池位于德王府内,因此被俗称为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是明德王府的私家园林景观,因此带有贵族气质。后来王府池子被划归为百姓所有,周围的居民将泉边的荒地夷平,建起了民居,形成了街巷。原本分为魏家胡同和王府池子街两段的路,后来在1965年被合并,更名为王府池子街。

  坐落在此的张家大院,是一处有着三百三十多年历史的老济南四合院,康熙二十九年,张氏先人购置此院居住传承至今。这里原为五进院落,格局宏伟,建有房屋五十余间,院子四梁八柱,青石板铺道,是典型的山东传统民居。现在规模虽不及从前,但也颇为壮观,前临王府池子,后有民宿菜馆,风景极好。

  古城老树下,余风萧萧卷木叶,沙沙作响,光影婆娑。

  千佛山山顶,一步一石阶,飞檐之下,明烛天南。

  青石小巷,孩童嬉戏玩闹,天色晦明,跌跌撞撞挥手告别,奔向那袅袅炊烟。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冬景冬韵——

        是济南,是诗。

  流淌着的济南,在泉城青年的心中生生不息。“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被刻印在青灯黄卷的记忆里,而今,我们起身踏上这块爬上青苔的石板,侧耳聆听泠泠不绝的泉涌;而今,那些传统的、新颖的、沉静的、灵动的、典雅的、尘俗的、丰盈的、淡然的…一一呈现在我们青年人的眼前。传承泉城优秀文化,继承泉城精神,连结心灵,连结古今,我们从此在路上。

阅读 6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