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班主任”“初中名班主任”培养项目2023年第三次集中培训第三天培训
长江和嘉陵江的水汽加持,成就了重庆“雾都”的雅称;得益于理论和实践的水乳交融,促成了重庆之行深入学习的机会。 在雾都中,我们领略了全国名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周小均的一瓣心香,丈量了西南大学黄叶飘飞的暗香盈袖,吸纳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刘争先副教授和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黄万飞博士的兰薰桂馥,讲座之余,细细琢磨,香远益清。走得远,听得广,染得师者一段香,始熏学生一点红,方知教育之道为“绿叶接红花,辉映绥安道”。
一瓣心香
主持人:陈少娥老师
“一瓣心香写我意,妙趣从来两三枝”,真诚的周小均老师用她丰厚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经验大道化简地为我们带来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五项修炼》专题讲座。周老师以复杂多变的重庆路开场,以“身为主持人,如何进行师范引领?”“90后班主任,如何实现后浪担当?”“市级工作室,如何发挥辐射作用?”为问题导向,详细介绍了五项修炼的诀窍。
1.明确方向,提升成长规划能力。
(1)通过解读文件,“明确学术地位、做好系统规划、‘六个一’研修任务”明确教师发展方向。在“我的名班主任成长之路”中,通过SWOT分析法,认识自己,经营长处。现场还进行了《借船过河》心理测试,让我们清晰:工作当中,生活当中,过得不开心,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把困难排除。
心理测试互动
(2)在引导学员方面,把经验分享给学员,扬长避短,抓出机会,脱颖而出,与学员进行点对点地聊,考虑目标时长,兼顾工作与生活,优势与工作匹配,再细化自己的计划,列出清单,寻求自己的“贵人”。周老师自身也会在每年岁末都会列出自己的“我的梦想清单”,明确下一年自己的计划。
(3)给学员分类,通过个性化定制专业成长,如展示型学员、骨干型学员、创新型学员、管理型学员、思考型学员和务实型学员。
同时,她还把教育的温度传递给学员,更把成长的亮度传递给领导,给每一个学员所在学校的校长写了一封信,把开头和结尾写好,中间由学员填充,再由周老师进行修改,点对点发给校长,感动了校长,感动了所有的学员。
2.整合资源,提升专业学习能力。
“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通过三个问题,让学员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从而实现向外求和向内求的双向奔赴。她认为:“教师的学习状态决定成长的姿态”,她通过“坚持关注学术资源;优选购买专题培训;充分借力内部资源;巧妙纳入免费资源;积极参加主题研讨;躬耕班级潜心实践”六个方面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的过程中,要明白所有的落脚点都要回到班级,是不是有效果,要实践才知道,但也不一定实践了就有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定力和坚守。
3.扎根班级,提升课程建构能力。
周老师一共构建了“班本课程、家校课程、研学课程和特殊课程”四大课程,她特别介绍了班本课程和家校课程。
(1)班本课程。
周老师的班本课程来源于现实德育困境,她为我们展示了中途接班,新教师遇到难题后,开展的《积极王者的发现之旅——班级赋能计划》,整个课程从一个表达学生心声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共情,从“生活有另外一种可能”开启发现之旅,通过“五个锦囊:一份歌单,疗愈心情、一张纸条,看见彼此、一个动作,增加能量、一次交流,积极链接、一场游戏,理他立即”来实现班级赋能计划,活动贴心,形式多样,让学生走心。对于班本课程的内涵,要先跑起来,再调整姿态;谨记五育融合,能者为师,课程为王;使用的素材鲜活,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不用过去的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同时还要坚持两个底线:如果我是孩子,如果他是我的孩子。
(2)家校课程。
在家校课程中,家长会是非常重要的,周老师详细介绍了家长会从1.0进阶到3.0的过程:
1.0版本:校方唱主角,家长演配角。
2.0版本
2.0:创意家长会的策划与实施。“三会”会前准备走心、会议形式创新、会后反思用心。把教育的心,点在家长的坎上,如家长会上“《你以为我没有看见你的时候》,学生给家长读一节自己写的诗”,朗诵完给家长准备好一张有纸,也让家长写一节诗,形成亲子的同频共振;营造班级学生特写的场域,让家长洗涤繁杂的心情,简单的可以是每一个的学生特写照片,让家长感受到公平,先处理心情,再做好事情。
3.0版本
3.0:家校共育课程。她特别指出了主题亲子课程的目标设计要:
a.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体的建构;
b.指向学生和家长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c.指向学生和家长在生活等方面共性问题的解决。
让人钦佩的是,周老师的工作室不仅育人花团锦簇,而且香远益清。她把工作室学员化成了一支“点灯”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来实现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之时,更是点燃了家校社相信教育力量的心灯。
现场互动
暗香盈袖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从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部来到了西南大学的教育学部,跨越1345公里,是“执经叩问”的奔赴。泡在11月岁末的西南阳光里,用脚步卷起不被遗忘的黄叶,只为那俏立枝头的鲜妍。
从熠熠闪光的师魂出发,来到文学院的“雨僧楼”,一代国学大师吴宓的立像和一代文学巨匠鲁迅的坐像相拱而立,诉说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
师魂之光
雨僧楼
凝望的目光
宓园后,哲学学院的学生正慷慨地向导师解释着自己对于“柏拉图”的理解,尽享阳光的学子们散落在各个草坪中,一阵阵学的宁静之风,轻抚着每一颗躁动的心。
陶行知的雕像落在川东行署旧址后,雕像前还有着一小束鲜花,或许,同为教育工作者的她或他,在行知先生面前也想起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柔的眼神
顺著墙上渐渐枯萎的爬山虎,曾经的川东行署旧址变成学校办公之地,不由地让人想起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办公会上“一锤定音”:“最好的地方应该拿来办教育!”
飘扬的旗帜,教育的方向
行色匆匆,暗香浮动,脚步未尽之处,皆留给心灵感悟。
兰薰桂馥
主持人:李春燕老师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刘争先副教授带来的《脑科学研究与学校德育的变革》讲座,在未开场前就用他的颜值圈粉无数,实证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上的重要作用。
讲座让我们看到了德育研究的另一种可能,他通过脑科学研究的方式让我们在实施的道德策略找到了科学的依据,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魔力。他分别从“道德决策中的认知与情绪”“不同道德议题的脑机制研究”和“脑科学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主要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证例子来让改变我们以往惯性的想法和“一成不变”的坚持。“电车难题决策的脑机制”,在这个选择的困境中,格林在脑科学中,借助磁共振成像设备发现被试在电车困境和天桥困境做出截然不同的道德判断,是因为这两个情境所引发的情感反应上的不同而造成的。让我们转变观念,重新看待认知和情绪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是同等重要的。“你要理性一点,不要情绪化”这样一句我们常说的话,事实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并不如想象当中那么理性。
“无害的禁忌触犯”
海特通过“无害的禁忌触犯”故事(比如吃掉自己家养的被撞死的狗)来证明人们运用其认知推理为此前做出的直觉决策辩护。我们与别人争论的时候,会有意地去筛选对自己有利的、对的信息,并且在争论过程中不断地坚持辩护,但争论过后,安静下来,会发现其实别人讲的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律师,而不是法官,律师是为当事人辩护的,我们的认知推理就是在为自己辩护,我们常常一听到一个事情就会做出决策,当别人问为什么时,才会找一个理由。实证研究:我们的决策既有认知,也有情绪,一般都是先有情绪判断,再有认知。
倾听的专注,是尊重
我们常常会把情绪当做负面的,其实不见得如此,海特纠正了对于道德情绪的负面认识,而且提醒我们,即便是负性的道德情绪也有着积极的社会功能,我们不要压制我们的情绪,我们要做的是控制我们的情绪,如班级管理,遇到学生受到欺负,我们就应该生气,而不是心如止水,我们还可以用情绪劳动来进行学生管理。
在这一点上,刘教授还延伸到了诺丁斯的自然关怀、伦理关怀,我们常听到“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每一个学生”,诺丁斯告诉我们,这是做不到的,除了极少数的老师。但是作为教师,是专业的,除了自然关怀,还要有伦理关怀,有些老师对于不喜欢的学生会选择忽略,这个时候就需要伦理关怀,促使他不能选择忽略。
“最后通牒游戏”
“最后通牒游戏”中,对于9比1的分配,有实验者表示不公平,也有实验者接受这个结果,觉得1块也是钱,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为此,刘教授也开启了一段“音乐”的科学实验,实验证明,对于任务无关的偶然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小到听一段音乐。原来觉得公平的实验者,听了快乐的音乐后会觉得不公平,主要是听音乐可以激活人的奖赏回路,听快乐音乐就是为了开心,听音乐的时候奖赏回路被激活,1块钱需要的快乐已经得到奖励,原来接受的实验者他就不再需要1块钱的奖励,所以拒绝了不公平的分配。
脑科学对学科道德教育的启示,重点体现:
1.在大脑的可塑性——用进废退(结构与功能)。
有足够的刺激,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习得会不断地刺激他们的脑区和相应联动的脑区,刺激得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反应,即使是成年了出现变化,也不会丧失,其他脑区也会进行习得补偿。
重要的启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要从小抓起;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在儿童时期我们要不断强化,即使会受损,但不会退化。
2.道德判断是双加工模式,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在道德判断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就如古言“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要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不能一上来就讲道理,要在建立共识的前提下进行道德认知的引导。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果教师一上来就试图想往自己的方法上引,试图告诉他你这样是错时,那教师的做法就失效了。
遇到学生问题,评价学生的路径可以是:陈述客观事实——鼓励正向具体行为——避免负向表现评价。
整一个讲座,让我们明白了:每个道德议题都有一个相应的脑机制,可以找到实证科学依据。
主持人:罗少霞老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黄万飞博士的《艺术美育的意义——以个人摄影美育的探索为例》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摄影美育的诗意之窗。黄博士通过自身的成长探究经历,把她从摄影创作者演变成为教育者的诗意之路娓娓道来。
她通过展示摄影创作练习photobook作品《抵达一个<记忆的>池塘》和《迷失/思念的山》为我们展示了在光和影的交汇中,她的诗性表达,照片成为一个个的词汇,一个个的意象,在独特的思维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进行视觉叙述,成为一首诗歌,一部小说。当它成为一部艺术作品时,别人开始欣赏时,艺术就发挥了育人或美育价值。作为摄影创作者本身,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视觉上更敏感的人,丰富了自身对周围环境无言的感性感受,这是一种感知和体验的工具,一种诗性探究的表达语言,一种自我存在的修炼方式。同时,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不主要是为了表达或揭示自我,更是为了探索、教育和塑造自我,就如简单的小孩做手工,往深层次看,在做的过程中,他的感知和思维在跟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塑造自我的过程。
她还为我们介绍了开拓艺术美育理论与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学者,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艾略特▪艾斯纳,作品《艺术与心灵创造力》,艺术要“注意关系、灵活的目的性、使用材料作为媒介、塑造形式以创造具有表达性的内容、运用想象力、学习从审美(美感)的角度来看待与体验这个世界和将体验到的质感转化为言谈和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辛▪格林,作品《蓝色吉他变奏曲:美的教育》,她特别指出“如果我们(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沉浸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徜徉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无法让学生们发展处高度的敏感性的。”
通过黄博士的讲座,我们回望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我们常常忽略了老师自身的体验,只有自身体验了才能带领学生批判性地看待流行文化的艺术作品,同时带领学生融入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当中,感受到艺术的美育,从而去探索如何通过艺术美育,让师生成为一个更为完美的人。
班主任刘华杰博士进行总结
编辑:李春燕、陈少娥、罗少霞、陈泽文、苏灿伟
一审:初名班宣传组
二审:刘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