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感染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并发症中肺炎最为常见,其中继发性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常人多见。
2、感冒的症状包括喷嚏、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胸闷等,大多数不发热,或仅仅表现为低热(37.3~38摄氏度),而且此疾病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往往具有自限性。因上述症状很容易与流感、肺炎、鼻窦炎、哮喘等疾病混淆,所以当患者就医时,医生询问“哪里不舒服”或“有什么症状”时,并不推荐患者主观回答“我就是感冒”“我感冒一个月了”,而应该描述症状,比如“嗓子痛几天了”“流鼻涕、打喷嚏,还有咳嗽一段时间了”等等。
二、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者免疫接种形成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因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罹患流感风险更高。
流感病毒常见潜伏期为1~4天,多为2天,流感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可排出病毒,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者免疫接种形成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因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罹患流感风险更高。
流感病毒常见潜伏期为1~4天,多为2天,流感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可排出病毒,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
三、预防
1.任何药物都无法预防感冒,现有质量较高的科学研究都没有证明额外补充此类药物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2.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保护重点人群,对减少重症化作用明确;
3.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 勤洗手,勤通风,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6.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7. 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则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