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4.4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 杨晓薇初中化学“名师+”研修共同体活动纪实35

年年月月
编辑于2023-11-29
阅读 4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化学学科发展历程中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史实,知道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记载、描述和交流客观事实的化学用语,理解化学方程式能以化学符号定性表征化学变化,体会化学用语在研究和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照史料中“道尔顿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与现代化学知识的不同,体会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自众多科学家的集体智慧,科学与技术是在的质疑、探索、验证中不断发展的,培养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回顾化学式的宏观及微观含义,进行微观模型拼图的分组活动,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构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知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且成比例,初步形成“变化观”,能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的本质。

(4)通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实物投影、分享成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以互相评价、质疑与补充等方式培养合作学习、协作分享的学习方式。

2.教学内容:

(1)本课时设计五个主要环节,趣味引课,三个学习任务,小结归纳。其中,三个学习任务是核心:任务一“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知道化学方程式是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有关联性的化学用语,建立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任务二“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这样书写”,围绕化学反应的客观存在及其微观过程的认识,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等不同角度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任务三“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依据对表示意义的理解,明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

(2)重点:本课时的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安排在下一课时深入学习,本课时中的“任务三”重点不是掌握书写步骤,设计意图是通过感受书写简单的熟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过程,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理解。

(3)难点:本课时的难点是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中的定量认识,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能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对客观反应过程中“微粒数目比”及“各物质质量比”的定量表达,能理解化学方程式是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学反应的表征。

二、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


(1)通过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氧气的性质、空气的组成等学习过程,已经能判定一些常见化学变化,能用语言描述化学变化及其现象;知道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是表述化学变化的三要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述化学变化。


(2)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化学式的学习过程,已经有了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宏观物质的经验,具备用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并能解释其意义的能力。


(3)通过之前的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活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过程,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遵循质量守定律;初步形成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思维方式。


2.教学资源与技术:


(1)查阅文献并搜集有关化学用语的史料及图片,查找并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清晰的实验视频,力求以真实性、客观性、直观性的素材激发求知欲与学习兴趣。


(2)准备彩色皱纹纸或泡泡泥,用于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彩色纸球拼图形式呈现化学变化微观过程,进而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微粒数目比”的客观性。


(3)教学设计主体内容制作为PPT课件,包括史料图片、实验视频、思考问题、小组活动任务和归纳整理内容等;此外,小组活动成果交流及课堂书写练习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及时呈现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交流分享、互相评价与补充。


3.教学方法与方式:


(1)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建立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关联性:任务1,以练习法复习和巩固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学式书写及含义;任务2,以自主阅读的形式预习课本内容“什么式化学方程式”。


(2)以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符号的发展史,感受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是一种对客观事实地表述方式。


(3)以讨论法、实验法开展小组讨论及拼图活动,展示并分享探究成果。用彩色纸球模拟化学方程微观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在展示分享中进行互相评价与质疑、互相补充与完善,最终达成共识、理清思路。

三、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四、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设计在2个教学班讲授,其中只有一个班完成了三个学习任务;另外1个班只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任务三作为课后作业调整为下一课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的预习任务。对于这种情况,授课前我是有预估的,第一个班级的整体学情较好,在课前布置的化学式练习中出错率较低;后两个班级反馈出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有明显回生现象,课堂教学中在完成任务二时耗时较长。然而,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中不能孤立,所以根据课前预习任务的反馈,我在课堂上调整了教学节奏。

2.分组活动中的拼图游戏中,很多小组使用了橡皮、笔盖、粉笔头等物品完成了反应微观过程的拼图,不限于彩色纸球和泡泡泥。有的小组思维活跃,除了探讨了规定内容,还自己研究了其他的化学反应,例如一氧化碳燃烧、磷燃烧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没有让他们把“拓展成果”呈现给全班,他们有些失望,有一个孩子后来有点情绪,学习上有松懈。一个班级里有不同层面的学生,知识基础、思维方式、逻辑水平都不一样,学有余力的学生极大可能会提出或者完成“教学设计”之外的问题或任务,这种时候既需要鼓励支持,还需要考虑整体教学效果,分寸不好把握。我单独跟那个孩子谈话,肯定了他敢于创新和探索的做法,同时也提出了课堂紧抓基础、课外自我提升的建议。

编 辑: 韩   敏

审 核:杨晓薇

阅读 4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