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贝贝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梧桐别秋,朝露临冬”——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赴南京师范大学参与2023地理教育年会纪实。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529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2023 年综合学术年会以“创新学习路径,践行双新理念”为主题,集专题论坛讨论、课程资源展示、大会示范 课观摩、会议论文交流等活动为一体的大型学术会议,面向全国各地地理教育工作者,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各地高校、各省市级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室) 承办。

2023年11月19日,高一地理备课组教师在教研室和备课组的安排下,前往南京师范大学参会。报到领取资料以及参会证件。

11月2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南京师范大学大学校长华桂宏、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段玉山给予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合影。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席南洋理工大学教授Chew-Hung CHANG进行Geography education that matters beyond the 21st Century主题讲座。

《国际地理与环境教育期刊》联合主编、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Gillian Kidman进行The integrative power of a geographical education主题讲座。

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进行“从轨道跨越到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石笋记录研究”的演讲,主要讲诉了气候变化影响了石笋的形成,而通过研究石笋可以记录古时候的气候变化情况,并通过变化情况找到气候变化的规律。

11月20日下午,中学地理教师教学交流展示。高一地理备课组前往南京栖霞中学进行课堂观摩。

西安市八十三中学付家鹏老师进行人教版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一节内容的授课,把自己在地理教学期刊上原创的新疆博斯腾湖作为素材的试题运用到教学中,将本节课的理论水平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上海市光明中学成泽崧老师进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节内容进行授课,巧妙地运用了Windy软件,将地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

南京市栖霞中学顾然老师进行“大气热力环流”一节内容的授课,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典故运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龙泉老师进行课后点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到中国教育的优势是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让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第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写的,所以行为主体要明确,行为动词要根据课表进行设计。第三,教学的逻辑应该是从现象入手,去分析规律,再从中总结原理,教学逻辑不等于教材逻辑。第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师范生的板书能力整体下降,要注重板书板画技能的提升,一节课要完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海老师提到,运用Windy软件时要注意数据安全,地理老师在运用素材时一定要严谨,实地考察,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11月21日,高一地理备课组前往白金汉爵会议室聆听“地理学业成就评价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主题报告。

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段玉山教授的研究生赵鹏飞进行“纸笔测试中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考查:理论基础、测评框架与考试命题”的报告,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

下午听课的主题主要围绕乡土地理课程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日常结合海南地理乡土地理情景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也为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和实施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返校后,高中地理学科组长伍老师组织备课组全体教师开会,高一地理备课组长张老师进行参会的汇报与分享,伍老师提到,参会是开拓视野、观摩全国各地课堂的途径,要从中有所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本次年会之行在学校教研室和备课组的组织下,收获颇丰。从金黄浸染长空的金陵,回到叠碧流转天幕的椰城,地理人探索的步伐永不停息,祝愿我们都能在四季流转的葳蕤与枯索间,能去改变、去创造超越周期之外、不断进步的新生。 

拍照、编辑:高钰舒


审核:伍甲午

阅读 5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