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共分享 交流促成长 ——记滦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组经验交流会

一实小•教育教学十二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 16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引领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课堂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滦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组积极为老师之间相互学习搭建平台。11月28日上午,数学老师共同参与优秀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教导处苗小丽主任主持了本次经验交流会,本次为大家做经验分享的是周金艳老师、李艳玲老师、李秀艳老师、张祎老师、王大溱老师、马学葵老师。

  周金艳老师从教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周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他们成功的满足,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周金艳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新课教学时,都是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审题后自己尝试解答,并指名学生讲解,说明为什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这样既省时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每接手一个新班,李艳玲老师都会首先培养一批班干部作为小助手,同时也会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班内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并对每位同学的学习、作业、纪律等情况设立积分表,及时奖励,大大提高学习热情。

       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老师,应该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李秀艳老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在课上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经验交流会过程中,徐校长和苗主任参与指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张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连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这样也更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会让学生通过购物、做饭等生活场景来练习计算,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数学知识。

       与家长的沟通很重要,一个与你积极沟通的家长,会给教育孩子带来不可思议的便捷。班里有同学上课听讲不认真,小动作多,家庭作业完成得不好。张祎老师主动联系家长,把孩子的在校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说完后,家长的第一句话说:“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和我说,我以为孩子在学校表现特别好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家校合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仅能认真听讲,同时也是回答问题的“猛将”。

  从新的课程上来说,王大溱老师就拿出了“唠叨式”教学,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只要是有以前的知识,都会把重点再唠叨一遍,孩子们有时也会听得倦,王老师就拿出了秘密武器“不懂式”来询问他们。比如说讲除法,被除数、除数和商,就让孩子们回忆在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老师就装作不懂,让学生来帮助。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他们就感觉自己都会,老师还有不会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激励他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都记牢固,时刻能够帮助老师。

       课下,王大溱老师会多鼓励孩子在家里练习口算、计算和解决问题的题,对所有人的要求就是每天坚持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会告诉家长,让孩子给家长讲题,讲自己的思路,讲解题方法。为此提出了一个奖励制度,每天坚持在群里打卡计算题的孩子,每周进行一次汇总,一次打卡,一朵小红花每月进行一次红花少年的评比,谁的红花多就给谁,这样就调动了好多孩子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多与家长联系,慢慢发现孩子的进步,后进生的提高,不是说一下子就全学会,那是不可能的,慢慢来,总会有成效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小学生爱说爱动,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但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会有极强的好奇心。一年级的学习内容,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者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学习或接触,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有所减弱。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呢?应该是我们重视的事情。在讲新题例题的时候,利用情境图编一个故事引入,效果会很不错。马学葵老师会适当运用数学游戏设计练习活动,比如在教学《比大小》时,可以组织学生猜数字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点,还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在课堂上随意性很大。面对这些学生,马学葵老师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培养学会倾听的习惯。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表扬谁做的端正,比比谁能复述刚才同学的答案,比比谁还有更好的算法等等。

  苗小丽主任对本次经验交流会做出总结,同时对日后数学教学的开展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注重学生的书写,修改符号的使用。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验算能力。

       3.注重课堂常规,提升学生表现能力。

       4.错题回判,提高教学质量。

      5.利用好成长记录卡,记录孩子在知识上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

       6.培优补差,重视学困生转化。

      7.计算题、口算题的练习,既要质量又要练速度。

       8.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9.加强课后巩固练习。

      10.运用多种鼓励方式,调动孩子积极性。

  本次数学组的教师经验交流活动务实求真、贴近日常教学,虽然没有华丽辞藻,但能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每一处教育的细节,学到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向优秀者学习,在交流中感悟,这也是我们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态度。相信在之后,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摄影:郑欣悦 黄巧艳

编辑:黄巧艳

审核:苗小丽


阅读 16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