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要的是葫芦》
主备人:欧阳涯丹
解读教材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cf66046692f4730ae011a76b8d7929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4cb035002b241a0aab95751fc53f768.png)
人文主题:思维方法
语文要素
1.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2.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材简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主要由《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组成。本单元的故事短小、有趣,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目光短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本单元重点
弄清故事讲述的道理。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在学习中,弄懂一些道理,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语言表达,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学习中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可以用感叹句,也可以用陈述句、反问句来表达,只是表达的语气不同,情感不一样。
三、本课解读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素,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有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问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课文中有两个重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前句是感叹句,后句是反问句,均表达着强烈的情感,透过这两句话表现出种葫芦人的内心。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朗读中间两段的人物语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不知道葫芦与叶子之间有联系,即事物之间有联系。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言”等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与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3.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4.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借助多种方法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言”等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与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教学难点
1.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
备课风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cf66046692f4730ae011a76b8d7929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4cb035002b241a0aab95751fc53f768.png)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各校老师们的交流研讨,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我们探讨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信对于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字:欧阳涯丹
图片:二年级语文老师
审核: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