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煜。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芳华正绽放,赛课促成长——中语组课堂教学比赛纪实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1924

  11月22日—24日,中语组校内公开课活动按计划进行 ,老师们积极参与了活动。

        为了使公开课收到实效,每一位老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 ,扎实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11月22日上午,三年级语文组公开课堂拉开序幕。

  《司马光》一课,是三年级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课文浅显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

       高世菊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知识、学做人。

  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在古今对比中初步感知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教给孩子简单的划分停顿的小技巧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最后在孩子们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的前提下熟读成诵,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中读懂文章,并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二节课是范玮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 请教》,上课之初,预设老师的紧张情绪,自然地引入新课,同学们迅速融入情景,开始思考如何向他人“请教”。

  面对生活中可能需要“请教”的情况,在请教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需要教师引导。

       课堂上,范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练说、讨论、角色体验、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轻松的活动中,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掌握的“请教”的方法。

  火燕妮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课,老师借助精美的图片,把学生带进了小兴安岭的美景中。

        

  一张张茂密的原始森林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树木之多,景色之美。一张张四季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景色之美丽。一张张动物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物产丰富。

       在精读和赏读部分教师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品悟语言文字。通过反复读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如“抽出”“嫩绿”“汇成”“欣赏”等词语。通过反复读学生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

  第四节课是申秋纯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的读、大胆的想,勇敢的说。

  课堂上,申老师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突出以读为主,充分的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促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课文。

       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想法,闪烁着思维的火花,说明学生理解了课文。可见,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11月23日,我们迎来了四年级老师的精彩课堂。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张海霞老师执教的《出塞》一课,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

        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视频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

  曹雅婷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圣地延安,领会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本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要想让孩子读懂诗歌、理解感情仅靠教材是无法做到的,所以,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有利的信息技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文本,领会革命精神。

  王丽萍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因为学生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然后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感知“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

       课堂上,王老师创设自读自悟、同桌合作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小古文,最后全班一起来学习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诵读的多样化,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柴秀梅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开展,以体味“思维过程”为主线,适度进行拓展,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思辨活动中学习,真正做到了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

  课堂上,柴老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徐恬老师执教了《梅兰芳蓄须》一文。课文中的主人公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但是通过同学们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在课前预习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在同学们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梅兰芳的知识的基础上,老师也进一步加以补充总结。

  学习新课时,徐老师首先从梅兰芳的几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先给同学们示范用书中的语言概括地总结出第一件事情,然后让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总结出其他几件事,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概括出本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这样学生们通过认真阅读,了解本文主要写了梅兰芳的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围绕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来写的,突出了梅兰芳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气节,课文的脉络就十分清晰,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本次优质课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陈丽宇专家,进行课堂点评,为各位老师指点迷津。

       专家老师立足新课标理念,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中肯宝贵的教学建议,专家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教学评”一体,不能割裂开来,把课堂还给孩子,做好教育的领路人。

        

  参赛老师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自身专业素质和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展现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优质课。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构思独到的教学设计,风格清新的多媒体演示,彰显出不同的课堂生机与活力,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此次语文学科素养课堂优质课竞赛,不仅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平台,也为大家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的机会。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是我们致力于语文教学教研的脚步不会停止。三尺讲台凌云志,青春正是奋斗时。

阅读 19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