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振兴路上的姚家沟村

用户1954012
创建于2023-11-28
阅读 24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奔走在振兴路上的姚家沟村

     

                                        

                                                                   


 

                                                                    北方雪

                                                     一

       互助县境内,龙王山是当地居民心中的神山。这里的各民族将这座神山称之为:阿咪(尊者)赤列”、“赤布列”、“赤连”、“祁连”等诸多称呼。姚家沟村地处东和乡东部脑山地区,就坐落在有名望的龙王山脚下。这里青山苍翠,林棵茂密,景色迷人。庄户人家一溜排开,从下庄的第一户人家到上庄的最上头,全长有四公里多,西边紧靠的蜿蜒的山梁叫做后阳坡,东边蜿蜒的山梁自然称之为前阴坡了,北边环形的几个山弯被称作十二道弯,不论阳坡、阴坡、十二弯、长长的水沟,都栽满松树、柏树,还有其它一些树木。当你偶然间一脚踏进这片土地,你就会被这里的景色所深深吸引,所深深迷恋。你就会被眼前的村庄如此这般的崭新面貌而默然暗赞,心中无限感叹。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全村分六个社,三个自然村(姚家沟、蔡家庄、白家脑),总共有262户人家,1078人,居住着汉、土、藏三个民族。其中土族人口3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8%,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支部党员有25名,其中女党员8名。土地总面积7300亩,林地2700亩,宅基地、道路占地面积832亩,人均耕地3.2亩,森林覆盖率约37%。

       近年来,姚家沟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齐抓共管,团结一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会议精神,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努力为实现农村经济腾飞、农民的“中国梦”而做了很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大量工作,使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处处充满着喜人的、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更新、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在姚家沟“幸福院”见到严兴林老人时,我心里不免咯噔暗暗一惊,和去年在医院里认识之时,老人在气色上、精神上已有点判若两人了。看上去面容不仅消瘦、而且略显苍白,眼圈还带点浮肿。但一点没变的是,老人依然那么乐观、豁达、热情。虽然他已经卸任这里的村支部书记好多年了,但这里的人们都称他为“老书记。”之所以依然一直这样尊称,是因为在老人家在职期间,没少为村民们办大实事、大好事。为新修水泥硬化道路,为改变村庄的旧面貌,植树造林,治理荒坡荒山,风来雨去,跑上跑下,费尽了心血。奔跑在小康致富路上的姚家沟村民们都记着他的好处,所带给大家的实惠!

       站在院子的休息凉亭前,和严兴林老人握手一阵酣喧过后,老人热情地引领着和我一同前往的作家东永学,参观了幸福院的餐厅、娱乐室、健身房、奶奶休息室、爷爷休息室、有四千余册书籍的图书室、值班室、议事厅、还有卫生干净的厨房,储藏室,老人一边引领,一边解说,带点疲惫病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是这个刚开张不久的幸福院的主要管理负责人,按现任年轻副书记蔡祥海的话说,老人是这个幸福院的办公室主任。这里的一切吃喝拉撒,他说了算。

       幸福院自开张以来,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来这里参见活动的老人平均有30来人,年龄最大的老人93岁。伴随着音箱的音乐旋律,亦或锣鼓声,老人们每天在这里按自己的喜好,有的凉亭下面吹拉弹唱,扭秧歌,有的下棋、打牌,有的天上地下畅聊、东一棒锤西一榔头的拉家长,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不仅有免费的午餐,逢年过节,老人们还要免费一起聚聚小餐,使得全村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生活过得不在那么无聊,充实而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二

     

       因为大家盛情的一再挽留,在幸福院和老人们同桌吃完免费的面条后,由副书记蔡祥海带领,前往村委办公楼参观。

       离开幸福院的时候,顺便去告别打招呼时,看到书记严吉红还在伙房帮着大师傅一起收拾碗筷。幸福院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大家吃饭,一起得帮着撩乱,揪个面片、拉个拉面,洗锅的洗锅、扫地的扫地、抹桌的抹桌。

       村委办公楼就建在村的中心,和幸福院有个百步之遥,几个人边走边聊,从幸福院出来往前没走几步,跨过马路就到了。

       办公楼门前的中心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门前的广场很大,一分为二,上面是篮球场加广场,要是从篮球球场再往下多走几步,下四五个水泥台阶,下面就是一个若大的花园,里面建有六角亭、凉亭等。虽然这里已是鲜花开败的季节,但花园里绿叶在繁花落尽后的枝枝丫丫上依然葱葱,蓝天下释放着一种令人珍惜却又心疼的秋景。

    两层的办公楼,一楼上除了库房,设有村民服务大厅,服务台的台面两端,摆放着十分引人注目的两盆吊兰。形象栏、制度栏静静地悬挂在迎面的墙上,整齐的多个文件柜依墙而立,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一目了然的文件盒。另一边可以入座60多人的会议室,四周墙面上张贴着村委领导班子精心设计的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展板,画框。桌凳摆放得就像一声立正、向右看齐的口令下达后,一字儿排开的队列。南北两边通透的玻璃窗明光闪亮,擦得用手指头抹不到半点灰尘。我们拾级而上,走进二楼的办公室时,组织上安排到这里挂职的第一书记马之和,正在办公桌前的电脑上翻阅着有关资料,一边在电话里和外界联系着什么,见我们进去,一边点头微笑,一边示意让我们落座,一边继续着通话。办公室陈设很是宽敞、亮堂、舒适,先进的自动化办公设施摆放齐整、布置合理。办公桌上、办公桌下,经过大小不一的盆养的绿草装饰点缀,让人好不羡慕这里的办公环境优美、雅致、清静。

    姚家沟村自2018年9月份投资50万元建成57.7兆瓦扶贫项目工程光伏电站后,集体经济收入破零。从2019下半年收益到2023年上半年,不到五年内,全村共收益114.9419万元,除了给村民分享红利而外,村委领导一班人为改变乡村面貌,开始从长远着想,几个人不断商议,一年一年谋划,下大功夫、下苦功夫用手头上挪腾出来的钱,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道路绿化、道路亮化、环境治理、卫生清洁,五年来共计支出建设项目资金10.72万元。五年内仅保洁工工资单项发放就达48.95万元。10多名清洁工人,在做好家务、农活的同时,分片包段,每天认真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所以当你走在村庄的马路上,进出每条巷道,你会惊讶的发现,你的眼前、你的脚下触及不到一点脏的、杂乱的东西,一切收拾那么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少有的舒坦。

        今非昔比。早在二十多年前,三十多年前,农村的景象给人的第一影响:除了贫穷,就是一个脏字,一个乱字。泥泞弯曲的土路,豁豁牙牙的土墙,大门前残差不齐的草垛,人人家家就盖着那么几间邹邹巴巴的挑檐地平房,农家院子里常常弥散着一股烟熏味。农民的生活就是两个字:苦难。农民的形象不是满脸的皱纹,就是满脸的苦愁,再就是满身汗责,穿着打扮土里土气,破衣烂衫。早儿晚儿炊烟常常升起的村庄,展现在眼前不是破旧、就是落后。在那个鸡蛋换点针头线脑的年代,人们靠天吃饭,没有多少经济来源,日子过的总是紧紧巴巴,愁眉苦脸。

                                                        三

     

       蓝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白的云彩,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飞向远去。几只鸽子在路边前伸着脖子,大摇大摆地从车辆走过的路边飞飞停停。

       看到这路边不肯远飞的鸽子,我突然联想到许多村庄的房屋,因为现在农村的松木大房,不管是一层平房还是二层楼房都做了全封闭,所以过去的家鸽子都成了野鸽子,它们进不到原有的家庭,失去了原有的家园,只能在村庄的四周游荡,我不知道一到晚上它们在哪儿栖息,在哪儿生儿育女,看到失去归宿地的鸽子,我的心里不免有那么一点莫名其妙的担忧和淡淡的伤感。

       通往姚家沟村的道路有三条,我和东永学作家没按原路返回,穿过这里的十八弯土鸡养殖场,从丹麻泽林返回县城。一路上我想了很多,那老书记浮肿的眼圈,幸福院老人们脸上的微笑,继承老书记意志,在他卸任后被村民投票选举的其儿子严吉红说的话,欢迎常来我们村,有什么需要的资料尽管说,还有蔡祥海副书记热情的接待。这位年轻的只有36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帅气大学生,7年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自己家乡建设事业上,在副书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我所提问的很多数据他都烂熟于心,不用查阅资料,就能一一做出回答。遗憾的是,我没有见到这里的有中专文化的喇忠芳妇联主任,也许我已见到过,就在伙房给我们打饭送饭的女人中间,只是我没好意思详细盘问罢了。

       我很想一个人在夜色朦胧的时刻,再来这里漫步,独自享受山野的清凉、清静,这里的夜色想必一定很美很美。165盏路灯下的一溜儿排开、有着4个六角亭4个长廊挺立的村落在这深深的沟脑里显得那么平和、那么安详,充满着无限的勃勃生机。

    这里的村委领导,相互紧握双手,借助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注重组织的服务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几年下来修建的排水沟、铺设的污水处理管道网、打磨过的挡土墙、人工护坡有多处。这里对5米宽的水泥硬化道路先后改造、整修过三次,加宽取直的特色巷道有三条。所谓的特色巷道:就是铺设了路沿石、花砖、种植了绿化带。对影响村容村貌的71处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再次基础上,整个村庄栽植丁香树3000余株、樟子松22000余株。新建仿城墙1500余米、挡土墙500米、笼形护坡260米、安装健身器材的广场4处,办起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办起了藏书有2万余册的农家书屋,为186户农户统一新建按上了漂亮的木质花雕大门、为村民新建卫生厕所223户、新建幸福院一座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宅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我们世世代代在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生长... ...我们世世代代在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这首悠扬的歌曲,就是姚家沟村的真实写照。

       车行驶到离村庄越来越远的十二道弯时,我从车窗回目村委办公楼前面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还有宁静的沉默的广场。我从查阅的资料上知道,在这飘扬的鲜艳的红旗下面,在这宁静的广场上,姚家沟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各项活动。比如:巾帼英雄志愿者活动,普法教育活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相信姚家沟村民,尤其是从这里走向山外打工的年轻人、念书的学生,一定会记得这里组织唱响的红歌、优美的广场舞蹈、节目演出。

       这里有多个正在申报的待建项目,850万元的待建项目纯净水厂,1000万元食用菌及蔬菜种植基地,温棚20座,拱棚100座。这些项目的建成,一定会造福一方百姓。

       写到最后,我真的有点感动,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会越来越繁荣富强,人民会越来越幸福,姚家沟村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

     

       联系电话:13897688562)

阅读 24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